政策导航

  • 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 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记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本刊编辑部;

    <正>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形势,明确2024年重点任务,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作工作报告。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围绕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并在全体会议上交流了各组讨论情况。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宋寒松出席会议,副部长姜万荣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副部长董建国主持第二次全体会议,副部长秦海翔、王晖出席会议,总经济师杨保军、总工程师江小群参加会议。

    2024年01期 v.42;No.40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精品工程

  • 超大规模工程项目集群管理创新实践——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案例

    解崇晖;杨斌;刘明生;云鹏;

    针对超大规模工程项目集群管理,立足于工程总承包实践创新,从项目管理机制、组织建设、施工图设计深化与优化,以及在质量、安全、技术、文明、绿色等全过程管理中,创新形成了超大规模工程项目集群管理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为建筑企业建立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创造性、前瞻性的集群项目综合管理理论,有效引领建筑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推动新发展阶段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期 v.42;No.402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舱医院建设项目技术创新实例

    邢文阁;倪时华;

    以邯郸市方舱医院项目为例,针对其建设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原有建筑地下管线条件复杂和施工工期紧等问题,通过在地面以上加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基于沉井施工工法对螺旋钢管(Φ1400 mm×10 mm)进行处理并作为管井调节池等技术创新措施,实现了方舱医院建设使用过程中医污废水的合理排放。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创新措施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

    2024年01期 v.42;No.40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探索

  • 基于灰关联理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严丽萍;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具备的发现系统中各因素对系统结果影响差别的特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粉煤灰掺量、砂率和水灰比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实际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得出,灰关联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结果分析优势,对于现场混凝土试配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2024年01期 v.42;No.40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sign-Expert的碱激发粉煤灰建筑外墙腻子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

    梁杨;杨兵;王连盛;郭晶;姜广明;陈宝雨;

    为了拓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的回收利用途径,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增加其在筑材料中回收利用率。在建筑外墙腻子中加入碱性激发剂(Ca(OH)2、Na2SiO3)、粉煤灰,研究碱性激发剂的激发效果。同时通过Design-Expert设计试验,分析主要组分对腻子漆膜粘结强度、吸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碱性激发剂5%,粉煤灰32.5%时,吸水量减少14%,粘结强度增加43%。乳胶粉对吸水量、粘结强度的影响非常显著(P<0.000 1),其次是粉煤灰的加入量。通过加入碱性激发剂、提高乳胶粉占比,粉煤灰掺量能达到32%~65%,原配比中水泥的掺量相对减少0%~16%。

    2024年01期 v.42;No.40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交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电力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田岗;金春峰;侯代敏;张海军;郭起林;段艳芳;

    为研究浅埋电力隧道在公交车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情况,以某城市既有浅埋电力隧道为例,建立了“公交车荷载-道路-电力隧道”多元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并对公交车移动荷载加以简化,重点分析了公交车以36、54、72 km/h三种车速情况下路面和隧道顶板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36、54、72 km/h三种不同车速条件下,路面和隧道顶板的最大沉降量和最大振动应力幅值随车速变化的幅度较小,而它们的最大振动速度幅值和最大振动加速度幅值随车速变化的幅度较大,但整体上路面和隧道顶板的振动效应随车速提高而增长。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加强管控高速运营公交车辆对既有电力隧道产生的不利振动影响。

    2024年01期 v.42;No.402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化改建工程中大跨径钢箱梁吊装施工对既有桥梁变形的影响分析

    邹骋;

    在城市道路快速化改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上跨既有桥梁、搭接既有桥梁,由于现场环境条件的限制,通常需要在既有桥梁上进行吊装作业,在此类工程施工中桥梁分段重量、吊装设备自量及起吊能力、老桥承载力经过计算及相关经验基本可以确认,但在吊装施工期间对于既有桥梁的结构变形影响,仅仅依靠简单的计算或经验来判断变形量大小、安全与否是远远不够的,吊装施工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的动荷载的不可控性,决定了每次施工对结构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论文以济阳路快速化改建工程1标川杨河桥段为例,在高架桥钢箱梁吊装施工中对川杨河桥原结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为后续相关环境下的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1期 v.42;No.402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应变同条件下桩型实测波速差异大研究探讨

    仇道刚;陈启超;刘国跃;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在设计强度、成桩工艺、养护条件以及龄期相同的桩型,实测低应变波速差异大的情况。这一现象不符合同条件下的桩型,实测波速在某一范围内分布这个常规认知。甚至曾经有过相关专家以实测波速偏差过大为由,质疑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通过研究发现,这个波速差异大,并不是检测数据不真实导致的,也不是同条件下的桩型这一条件不满足,更不是同条件下的桩型实测波速在某一范围内这个常规认知不对,而是因为横向尺寸效应引起的。横向尺寸效应能够引起基桩实测波速产生差异,在桩径较大,桩长较短的时候,尤其明显。论本结合实例,对横向尺寸效应影响低应变实测波速进行了分析。

    2024年01期 v.42;No.40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质量检测

  • 湿陷性黄土场地某建筑应急抢险加固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估

    杨学彦;魏常宝;钱铭;

    处于湿陷性黄土场地某住宅楼出现持续不均匀沉降,沉降速率大于规范限值,导致该住宅楼顶点水平位移超过规范限值,建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鉴于此,对该住宅楼采用静压钢管桩对地基基础进行了应急抢险加固,通过地基基础加固首先制止建筑不均匀沉降,再进行整体顶升纠偏处理,使之恢复到安全与正常使用功能。加固与纠偏后,该建筑顶点水平位移恢复到规范要求范围,沉降速率达到规范要求的稳定状态以内。既有建筑应急抢险加固施工质量的检测与评估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全过程,在整个施工阶段需对各类原材料和施工过程进行试验检测,工程完工后再根据试验检测数据结合抢险加固设计对加固后的建筑整体进行评估,评估其加固工程施工质量与加固后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2024年01期 v.42;No.402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某酒吧提升改造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分析

    林华艺;

    根据某酒吧提升改造工程的改造需求,对局部梁板进行拆除,首先对酒吧原结构进行检测鉴定,然后进行加固方案分析和加固设计,对承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加固,且引入双槽钢吊柱加固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检测把关,最后圆满且安全地完成改造,既提升了高度空间,又不占用下层层高,与单一加大悬挑结构相比较有很大安全优势,给以后的加固工程研究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通过实际施工验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2024年01期 v.42;No.40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某既有体育馆空间网架结构的检测与鉴定分析

    辛文慧;杨龙江;张瑞云;邸鑫;

    基于北京市某体育馆工程实例探讨了既有空间网架结构的检测鉴定。根据现行钢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对该空间网架结构进行检测并对其安全性和抗震性进行鉴定分析,为空间网架结构的检测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意义。

    2024年01期 v.42;No.402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案例分析

  • 某住宅楼地下车库地坪漆开裂原因分析

    李国庆;邹博宇;罗宇成;

    某大型住宅区地下负一层停车库,地面铺装材料为环氧地坪漆,在使用不到半年后,地面环氧地坪漆发生大面积开裂、起壳、剥落,开裂部位不均匀分布。通过检查停车库地面施工构造,检测各种施工材料的性能,分析出停车库地面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找平层混凝土自身性能是造成环氧地坪漆开裂的主要原因,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案例参考,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024年01期 v.42;No.40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桥梁超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方黎刚;杜荣乐;储伟伟;张硕;

    城市桥梁超限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市政设施运营与维护管理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政府与相关部门的不断重视,城市超限监测系统不断完善,到现在超限监测系统已具备集动态抓拍、非现场执法、预警告示等一体化的功能。根据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半年来杭州市某主干桥梁超限比下降3倍,城市桥梁超限问题已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效果显著。结合称重系统的具体建设情况,对当前城市桥梁运营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为城市桥梁、道路称重技术的发展、超限综合治理等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2;No.402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例分析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

    张江成;仇丽波;

    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和评价指标,简单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常见方法,以具体工程为案例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对湿陷性黄土处理的设计要求和施工细节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地质勘察、土质湿陷性分析、试桩设计、检测试验,最终表明灰土挤密桩在该工程施工建设中有效消除了拟建区域黄土的湿陷性。

    2024年01期 v.42;No.402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聚焦信息化

  •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和政府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的探析

    卢少辉;

    以信息技术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结合深圳市智慧工地建设及政府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和政府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构想,希望为监督机构推进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2;No.40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板式橡胶支座病害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周伟;李灿;于帅琦;王鹏;

    桥梁支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出现病害。支座病害既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更会使桥梁结构出现病害,甚至会影响桥梁的安全性。通过建模软件模拟桥梁支座病害,论证支座出现病害后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分布和对桥梁结构变形的影响。

    2024年01期 v.42;No.402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技术园地

  • 浅析沿海高风压地区不锈钢金属屋面的抗风揭技术

    孙小强;高辰冬;谢一鸣;

    建筑屋面的两大基本功能为抗风、抗渗,常规屋面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技术与应用,但不锈钢金属屋面属于新工艺,其独特的安装工艺与材料性能需要进行讨论与分析。通过介绍平潭海洋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不锈钢金属屋面系统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关于不锈钢金属屋面抗风揭技术的理论分析与施工方法。

    2024年01期 v.42;No.40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直径高精度后插法逆作柱施工垂直度控制

    王丙辉;

    对于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的结构,其临时竖向支撑体系是逆作施工的关键结构,一般为一桩一柱形式,施工方法有先插法和后插法两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2标段逆作柱采用后插法施工,该建筑B3层为国铁轨行层,对逆作桩柱的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通过对后插法逆作桩柱施工工序分析,可分为两个施工阶段,分别为逆作桩施工阶段和逆作柱植入施工阶段。分析逆作桩柱施工的两个阶段,研究在深厚砂层地质条件下,对后插法逆作桩柱的关键工序:逆作桩成孔、逆作柱加工精度、逆作柱植入施工等,分别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逆作桩柱达到设计精度。

    2024年01期 v.42;No.402 81-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商场抽柱加固技术对比分析研究

    王金泽;付素娟;李尚飞;崔少华;

    某商场因需扩大使用空间,需要对其进行抽柱扩跨。通过YJK软件进行模拟新增吊梁法与桁架转换法,对抽柱前后、加固后的内力变化与位移变化等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经两种方法加固后,梁端弯矩大幅度减少,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梁挠度,抽柱点位移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加固后对结构的整体性没有影响。另外,通过比对两种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对原结构的损伤,得出各自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情况,为以后的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2;No.40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面积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裂缝控制技术

    严星;赵泽云;张欢;冉光页;段七兵;文章润;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钢筋桁架与底板通过电阻点焊连接成整体的组合承重板。钢筋桁架是以钢筋为上弦、下弦及腹杆,通过电阻点焊连接而成的桁架;底板采用镀锌钢板点焊于钢筋桁架下边,作为模板用。现场拼装钢筋桁架楼承板,采用栓钉固定于钢结构梁上,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楼板,为了控制钢筋桁架楼承混凝土板开裂,论文通过分析施工过程裂缝控制技术措施,以期对钢筋桁架楼承混凝土板裂缝控制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2;No.40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质量管理

  • 对改革进程中辽宁地区工程质量监督的探讨

    关罡;

    辽宁地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和工作内容产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质量监督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结合改革前后的工作经验,对五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实体质量,竣工验收中常见的问题及监督重点进行探讨,提出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案。

    2024年01期 v.42;No.40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

    江宏玲;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住宅质量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分户验收工作既有利于彻底消除住宅的潜在隐患,也有利于降低工程质量投诉率。然而由于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不规范、分户验收流于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论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宣传与培训、完善分户验收制度等多项合理有效的建议,旨在为建设单位保障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4年01期 v.42;No.40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深圳模式下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反思

    田括;

    以深圳为例,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演变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进行反思,提出该监管模式下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工程质量。

    2024年01期 v.42;No.402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工程安全

  • 浅议某软土地区浅小基坑渗透破坏事故

    杨文浩;

    通过某小型浅埋基坑发生渗透破坏的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外因、破坏机理以及可采取的处理措施,并以此警醒参建各方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

    2024年01期 v.42;No.402 104-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安全提升的建设管理工作研究

    杨乐;张亦弛;张福生;

    以近年来在全国开展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及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背景,结合当前依然严峻的建设安全生产形势及安全现状,从“人的安全意识、建筑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影响建设安全提升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以“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建筑工业化及新技术作为促进、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等作为提升措施。应以降低建设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及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管理及技术角度,对积极有效的安全举措持续推进,对不符合建设发展要求的安全管理模式等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当前安全管理形势的需要。

    2024年01期 v.42;No.402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