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禹;苏宗贤;
沉管隧道技术集成度高,建造技术涉及公路和水运等多个专业。为解决海洋环境下的生产需求,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系列水工专业难题,并形成新技术,其技术研发工作具有特色和亮点,值得探讨和总结。本文分析了该隧道工程的水工新技术的研发需求、规划、实施以及典型成果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研发工作的要点,旨在为类似沉管隧道工程新技术研发提供参考借鉴。
2017年07期 v.35;No.32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闫禹;
港珠澳大桥海中隧道是我国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技术含量高。本文研究了该隧道在厚软基处理方面的关键技术,结合我国软基处理技术现状,分析了该工程地基复合加固、地质勘察、挤密砂桩、施工装备及专题研究等应用情况,以期为类似沉管隧道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2017年07期 v.35;No.32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戴占彪;李存存;尚燕民;夏巍;尚景昊;
桩基托换顶升纠倾加固技术以桩基为顶升支座,对事故建筑进行纠倾。该方法不但可以保留建筑的完整性,还能解决地基日后再次沉降问题。结合某纠倾工程,详细介绍了桩基托换顶升纠倾加固技术施工工艺,并对顶升进行试验数据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该方法顶升受力合理,可控性强,施工周期短,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参考。
2017年07期 v.35;No.324 26-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傅觉聪;唐齐超;何巍杰;于洋;吴桂煌;
某超高层核心筒-框架体系中,外框钢梁因结构布置需要,采用辐射状布置,并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针对结构特点,对辐射钢梁压型钢板的排板与施工进行分析与优化,使排板在保证施工期间合理受力的同时,施工措施与效率达到最优。同时,在现场施工方面,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优化施工工艺、严控质检流程的措施,保证大规模异向、异形压型钢板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2017年07期 v.35;No.32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山山;万成龙;王洪涛;
开启窗脱落已成为既有玻璃幕墙仅次于钢化玻璃自爆的重要灾难问题。本文针对玻璃幕墙开启窗形式和常见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发现开启窗坠落原因集中在两方面:框与龙骨的连接不可靠;框与开启扇(摩擦铰链式、挂钩式)的连接不可靠,进而分别分析各问题的成因并建议合理的工程做法,同时针对规范中的不足提出增加开启窗的承载能力验算和检测要求,为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监督检查提供参考。
2017年07期 v.35;No.324 35-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军;杨泽平;梁海安;王瑜;陈强;谢泽;
汶川县地属川西北中、高山区,地质环境脆弱,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该区域内的崩塌地质灾害更加发育。在2016年汶川县1∶5万地质灾害详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点的个数与岩性、地貌、斜坡坡度、斜坡坡向、崩塌方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汶川县崩塌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可知汶川地区崩塌主要是岩质崩塌,主要发育在灰岩、砂岩等沉积岩中;崩塌主要沿着岷江河谷地貌和两岸中山发育;崩塌多发育在坡度为60°~90°、斜坡坡向为90°~150°中;小型崩塌特别发育。
2017年07期 v.35;No.32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文理;张杰;李岩;李琳琳;
为了解兰州市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的变化特征,通过对兰州市安宁区某户新装修房屋长期跟踪检测,确定室内污染物甲醛的释放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一天之内,室内甲醛浓度变化微小;随着季节的变化,甲醛的浓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特别在夏季(7、8月),室内甲醛浓度达到峰值;温度对室内甲醛影响呈正相关;大气压强对室内甲醛影响呈负相关。本研究对改善地区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兰州市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017年07期 v.35;No.324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晨光;
结合行业现状,探索采用现行多考核体系下工程项目分数,通过计算模型对其转化,对不同考核体系赋予相应权重,计算得出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分数。对某个施工企业的全部工程项目综合评价分数进行算术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分数。
2017年07期 v.35;No.32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普建明;
通过对某深基坑设计方案的探讨,说明基坑支护总体方案优化的方法及应考虑的问题。设计方案从安全因素、施工因素及经济性三方面进行优化,优化后效果良好,提高了安全性,控制了成本,进一步说明基坑支护设计优化的可推广性。
2017年07期 v.35;No.324 72-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东序;马燚;于江龙;
地基基础质量会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人们更关注地基的属性,却往往忽视了基础这一重要构件的作用,对基础质量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结合一个条形基础质量缺陷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缺陷基础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分析。并对工程检测中常见的带有质量缺陷的条形基础进行模拟,明确了各种质量缺陷对条形基础属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针对条形基础缺陷的加固方案。
2017年07期 v.35;No.324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辉;
对某工程大型支座后灌浆展开工艺试验比选,试验方案一采用压浆机压浆普通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单端法,试验后填充密实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试验方案二采用压浆机压浆超细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分区布料辅助人工法,表面密实及饱满度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试验方案二材料优选、分区及辅助人工灌注对类似大型支座后灌浆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7年07期 v.35;No.32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波;
通过分析淄博地区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情况可知,人工砂颗粒级配可调、稳定性好,用于混凝土生产中砂率易于控制,与胶凝材料及粗骨料间机械啮合力强,其石粉可填充细骨料间孔隙,且具有一定活性,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抗渗强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017年07期 v.35;No.324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为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有效遏制建筑施工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制定了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起重机械使用、基坑工程、脚手架、模板支架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并印发给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要求结合2017年"安全生
2017年07期 v.35;No.324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新的降费措施,要求兑现全年为企业减负万亿元的承诺。会议指出,持续推出减税降费措施,让企业轻装上阵,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我国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会议确定,在2017年已出台4批政策减税降费7 180亿元的基础上,从2017年7月1日起:一是将建筑领域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二是清理能源领域政府非税收入电价
2017年07期 v.35;No.324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方案》中提到,加快扶持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好、能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地位的龙头骨干企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江苏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培育江苏省建筑企业发展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2017年07期 v.35;No.324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捷;
<正>2017年6月9日是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联合设立的第10个"世界认可日",主题之一是"认证认可助力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认证认可活动在全球广泛发展并发挥作用,有助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敦促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近两年,认证认可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加速发展进一步彰显了其在贯彻落实质量强国战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助力。
2017年07期 v.35;No.32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