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景忠;梁艳玲;
建设工程多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其质量具有公共性、外溢性和敏感性。为工程质量服务的工程检测具有部分公益特性和服务的区域性与时效性要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应满足这些特殊要求。同时结合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构建完全市场化和以服务政府管理为主,满足工程竣工验收的二分市场体系,并设计相应的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使不同的细分市场相互协作、互为验证,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市场。
2021年06期 v.39;No.37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洪亮;
城轨CBTC信号系统工程项目范围广、工期长、内外部管理因素复杂,对项目按期高水平开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深圳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工程项目采用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各活动环节实现工程项目的按期高水平开通。
2021年06期 v.39;No.371 5-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桂芳;陈昆鹏;钟文贵;
通过分析代建模式下政府投资医疗项目中的各参建单位相互关系和设计困局,分析项目如何面对设计风险及相关策略,并对应提出代建模式的革新。
2021年06期 v.39;No.37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莫谎;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工程建设运营体系中扮演核心管控作用,对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路径做出系统性思考和研究:首先,结合当前质量监督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的行业困境,包括质量监督体系不足、各方责任主体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然后,基于此提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路径,主要体现在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力量、转变监督管理模式、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
2021年06期 v.39;No.37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蒋翰林;钟杰;陈渊敏;孙丽雯;
现如今海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依然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质量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国际环境竞争力、管理模式落后、人员能力有待提高等情况。为了达到持续改进、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提升方向从组织架构、人员培养、目标设定、工作执行、经验积累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从这几个方面的提升最终达到总体质量管理提升的目的,为后续海洋石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2021年06期 v.39;No.37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侯建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BIM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研究基于海南省实际装配式项目,初探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BIM应用,通过BIM技术实施提高装配式项目施工策划、工序施工质量。将BIM技术运用于图纸会审及交底,提高审图、交底效率,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对相关BIM技术应用思路进行探讨及总结。
2021年06期 v.39;No.37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鑫;泉金;陈正鹏;
为了提高水运工程在港口规划和设计阶段的质量和效率,现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引入到设计中,对BIM技术应用的流程和内容进行研究。通过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港口的三维模型,实现参数调整方案的快速迭代优化,并通过倾斜摄影方法建立三维实景模型,分析码头设计的合理性,优化方案布置;同时,BIM技术实现二维出图和工程量计算与BIM模型的动态关联,最后通过实时渲染技术实现可视化方案的交付,以此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
2021年06期 v.39;No.37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9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宏玲;
出现裂缝的现浇板可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若要避免现浇板出现裂缝,工程的责任主体应当以质量监管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基于此,首先对质量监管信息化系统进行概括性论述,然后阐明现浇板裂缝出现的主要部位与影响因素,然后分析该系统在现浇板裂缝防治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应以系统研判为根据,在设计、施工、管理等三个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参与方共同提高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1年06期 v.39;No.371 34-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粟剑波;王珑;陈东升;孙志庭;江涛;何洪普;
装配式建筑提倡一体化的建造方式,信息技术则是推进一体化建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目前装配式建造全过程中信息化应用程度低,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湖北省最大体量装配式还建房项目沌口六村项目为依托,基于BIM技术,结合装配式工厂云系统、调度管理系统、智慧建造管理平台等,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提升项目精细化设计及管理水平,对装配式建造全过程信息化应用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2021年06期 v.39;No.37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小勇;李学聪;刘书铭;
根据盾构工法隧道的施工工艺及结构类型,利用GPRMAX3.0软件建立管片壁后存在有不同类型注浆缺陷的3D盾构隧道地质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正演模拟其缺陷的反射特征,再与实际管片注浆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片背后注浆不密实区域形状及体积的大小会有不同的反射特征。GPRMAX正演的结果特征与实际地质雷达检测图像较为一致,通过模型正演模拟地质雷达在盾构隧道检测结果是可行的,可以为地质雷达在盾构隧道检测结果的解释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1年06期 v.39;No.371 42-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书奇;隋明昊;李文婷;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某已加固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的检测鉴定,为其他类似高层剪力墙结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2021年06期 v.39;No.371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赫传凯;
在风和重力荷载作用下,户外广告牌坠落事件屡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定期检测广告牌连接的可靠性。针对一个大型,户外广告牌结构进行检测及安全性鉴定,内容涉及钢构件的材料强度、截面尺寸、涂装层和锈蚀削弱程度等方面的检测;同时,也对钢构件的承载力进行了复核验算。结果显示:钢构件表面锈蚀严重,需要除锈防腐;螺栓存在锈蚀或者缺失现象,需要进行处理;焊缝存在的质量缺陷,需要及时修复。
2021年06期 v.39;No.371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广明;马海旭;肖凯巍;胡水;
通过对无溶剂型环氧地坪涂料进行红外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并与无溶剂型环氧地坪涂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无溶剂型环氧地坪涂料的玻璃化温度、损耗因子tanδ最大值、200℃时的质量损失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的适当范围。
2021年06期 v.39;No.371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鹏飞;孙余好;吴亚华;周煌;
目前,国内对于普通隧洞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复杂的软岩排水隧洞工程,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软岩排水隧洞变形分析进行研究,把不同埋深下软岩隧洞的变形作为研究重点。运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根据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厂排水隧洞支护参数与地质资料,对不同埋深下隧道初期支护与围岩竖向位移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随隧洞埋深增大,初支压应力值逐渐增大,并且应力的变化率逐渐减小,初支压应力最大值位于两侧拱腰处。隧洞开挖后,初支受力达到其材料参数允许值,隧洞最大变形值大致稳定,因此建议其安全控制基准值设定为55 mm。与原设计对比,围岩位移与初支受力均略超过设计的安全范围,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强,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2021年06期 v.39;No.37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志华;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不断增加,基坑工程也不断增多,基坑围护结构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在基坑开挖前预测并处理围护结构渗漏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渗漏基坑的工程案例,分析渗漏基坑的抽水试验水位变化情况,并进一步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基坑渗漏,得到结合有限元方法研究基坑渗漏的分析技术手段,为辅助判断基坑渗漏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1年06期 v.39;No.37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炳超;高萍;袁宁;田小朋;岳冠宇;
为了查明兰州新区灰土地基盐渍化的机理,对兰州新区舟曲中学等场地的素土掺入熟石灰、Ca(OH)_2、Mg(OH)_2、CaSO_4等试剂后进行易溶盐含量分析,同时进行对比发现:石灰的掺入使土体中的可溶性硫酸盐含量显著增大,使土体次生盐渍化;掺入纯Ca(OH)_2和Mg(OH)_2后土样中硫酸盐含量显著增加,并且与掺入熟石灰的样品中的硫酸盐含量差别不大,这说明灰土盐渍化主要是石灰中Ca(OH)_2和Mg(OH)_2引起;灰土中可溶性硫酸盐的增加与Ca~(2+)、Mg~(2+)离子对土体中胶体颗粒吸附的阳离子(Na~++K~+)及阴离子(SO_4~(2-)等)的交换作用有关,而土壤胶体吸附的阴阳离子在易溶盐试验制取浸出液时,处于吸附状态的离子不能溶于浸出液,故易溶盐试验检测不到胶体吸附的离子。
2021年06期 v.39;No.371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盈;周丽娟;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逐步从"增量市场"迈入"存量市场"的时代。目前大量的既有建筑外保温工程在长期服役后出现了保护层开裂、空鼓和脱落的问题。介绍近年来既有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现场无损或微破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针对外保温系统进行评估研究的进展,探讨目前各检测技术及评估研究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2021年06期 v.39;No.371 76-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