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雪峰;周亮;
随着"品质工程建设"行动在交通运输工程项目行业中得到开展,地方铁路与城际轨道工程建设标准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对我国铁路轨道工程相关评价体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进而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结合铁路轨道交通工程特点与行业标准,综合比较各项影响因素,共选取77项指标构建地方铁路与城际轨道品质工程评价体系。所建成的品质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地方铁路与城际轨道建设与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撑。
2021年09期 v.39;No.37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黎名滇;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办学规模也随着不断提高,为支撑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并实施简政放权,为适应新时代政策,高职院校基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结合工作实际,阐述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批现状,分析基建项目管理困境,提出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及思路,方能更好地提高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管理效率。
2021年09期 v.39;No.37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宇;王正;俞先江;王祥波;张孝胜;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质量监督管理难以满足精准化监管的需求。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例,通过分析和研究当前质量监督管理的痛点,提出实际的管理需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先进技术,将传统的人工质量监督管理转化为互联网+质量监督管理。本平台具备以下功能:建设项目宏观管控、参建单位高效管理、检测单位信息化管理、检查流程信息化管控、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
2021年09期 v.39;No.37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宝军;张志军;
为研究深厚软土地区综合管廊基坑支护内力分布特性,优化相关地区管廊基坑的结构设计,本文基于妈湾跨海隧道综合管廊深基坑工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构建了综合管廊基坑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某综合管廊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和支护全过程。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不同开挖阶段下内支撑、临时立柱及地连墙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为后续施工采取相应的变形控制措施提供参考。经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和支护结构安全性在结构正常工作范围内,该工程基坑的支护结构方案和施工流程可以保证基坑稳定性。对于深厚软土地区的管廊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化受地层土体性质影响比较大,在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的时候,要重点考虑地层土体性质优化支护结构的布局,以保证基坑的安全。
2021年09期 v.39;No.37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庞;
为研究高速铁路加劲钢桁连续刚构桥的结构抗震性能,以一座(97+2×108+97)m加劲钢桁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通过纤维截面划分实现非线性,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计算背景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据此建立各构件及全桥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该桥抗震性能良好,满足规范要求;在各损伤状态下,系统的损伤概率相较于构件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进行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时,仅从单个构件角度进行分析是偏安全的,还需考虑系统内各构件之间的相关性。
2021年09期 v.39;No.37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剑;
南京地铁5号线三山街站临近既有1号线三山街站及三山街站~张府园站区间,基坑开挖前需进行MJS隔离桩施工及三轴搅拌桩端头加固施工。通过三轴搅拌桩施工过程工艺参数选择及监测数据分析得出,采用水灰比较大的水泥浆、减慢下沉及提升速度、适当跳桩施工,能够降低三轴搅拌桩施工的挤土效应,减少对周边土体变形的影响,能够更好地控制其对邻近运营地铁的影响,为此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1年09期 v.39;No.374 22-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增洲;
通过测定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泌水速率、混凝土裂缝及收缩等数据研究分析水胶比对高流态混凝土塑性收缩及其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水胶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增加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可能;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及其早期塑性开裂与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和泌水速率之间的差值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要想改善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及其开裂必须控制水分蒸发速率,在前3 h采取必要的环境控制和养护措施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021年09期 v.39;No.37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贺红星;龚政;杨鹏举;王树峰;闫学冲;周越;
十堰市林荫大道PPP项目林荫大道3号线在起点附近下穿东风铁路,周围房屋密集,交通不便,而且该项目预算有限,工期紧张。结合业主需求,采用一种不影响铁路通行、中间两根支护桩与主体结构永临结合的箱涵现浇施工工艺。该工艺相比箱涵顶进施工,少了工作坑及后背修筑、无需复杂的顶进设备、省掉了长时间顶进的程序,从而大大节约了造价,缩短了工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研究出一套在施工条件受限状况下不影响铁路运行、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市政道路下穿永临结合箱涵现浇施工技术与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施工经验,充实国内市政道路下穿铁路建造技术。
2021年09期 v.39;No.374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闫学冲;王树峰;龚政;周铁刚;周越;刘鑫章;
十堰市林荫大道PPP项目下穿东风铁路通道工程箱涵采用原位现浇的方式,上部约1.5~2 m位置为架空铁路,施工空间有限,铁路运行期间,安全风险高,周围场地局限,支架搭设、支架预压及混凝土浇筑等受铁路运行和周围环境影响大,施工难度高。根据现场限制条件,综合比选多种方案,成功解决铁路下有限空间内现浇箱涵支架搭设及预压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保证现浇箱涵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满足铁路安全运行的要求。
2021年09期 v.39;No.374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龚政;王树峰;向文秘;周越;刘鑫章;谭鑫亮;
根据原设计,十堰市林荫大道项目下穿东风铁路通道工程中的既有铁路架空保护支护桩采用大截面矩形空心桩的形式,其施工复杂、难度大、风险高,本文从投资、工期和安全三方面对支护桩的截面设计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对原设计支护桩截面进行优化,以更有利于现场施工。
2021年09期 v.39;No.374 41-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树峰;赵浚程;龚政;刘鑫章;周越;
为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和避免对周边地表及建筑物的产生过大扰动,既有铁路下方下穿通道的开挖稳定性尤为关键。以十堰市林荫大道3号线下穿东风铁路通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下穿通道的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开挖施工引起的周边地表、支护桩及轨道的位移响应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分析能较好地预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表及支护桩的位移响应,而由于忽略了列车的荷载效应,数值计算所获的轨道竖向位移明显偏小;基坑开挖过程中,越靠近基坑中心位置,支护桩及地表的位移响应值越大,而当距离基坑中心位置一致时,离支护桩较近的地表监测点的位移响应值较小。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该下穿通道工程的开挖稳定性进行评价。
2021年09期 v.39;No.37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