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

  • 深化改革 狠抓落实 奋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记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本刊编辑部;

    <正>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明确2025年重点任务,奋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作工作报告,副部长姜万荣作总结讲话,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宋寒松,副部长董建国、秦海翔、王晖出席会议,总工程师江小群、总经济师曹金彪参加会议。

    2025年01期 v.43;No.41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

  • 基于脉冲X射线成像技术的木构件图像识别及缺陷识别研究

    姜海峰;郭飞;包涛;宋志辉;刘杏杏;

    论文开展了脉冲 X 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在木结构构件图像识别及缺陷识别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脉冲 X 射线在木结构构件缺陷中的图像识别方法。本文以多树种、多尺寸试件及含缺陷试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射线脉冲数量、延长采集时间、多帧曝光数字成像技术等方法获得目标物的高清成像图,并绘制曝光曲线,同时研究脉冲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在裂缝、空洞(腐朽)等缺陷条件下的透视检测和植筋节点构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可为木结构建筑现场环境下的 X 射线成像检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25年01期 v.43;No.414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套筒灌浆连接不饱满缺陷修复试验研究

    谢松;朱清华;

    论文针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中套筒灌浆不饱满缺陷的修复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专用的补浆修复材料与套筒灌浆料的物理性能,并进行狭小空间的自流填充试验和不饱满接头补浆修复试验。结果表明,补浆修复材料在物理性能和施工性上有明显优势,狭小空间自流填充高度饱满;不同缺陷程度的套筒接头进行补浆修复后,其抗拉性能均合格,但变形性能会因漏浆产生的缺陷而受影响,且缺陷越大,残余变形越大。

    2025年01期 v.43;No.41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大跨度钢桁架吊装施工过程仿真与力学分析

    康宽彬;邵忠睿;

    大跨度钢结构吊装施工因可以节省大量临时支撑,减少高空作业,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施工效率,成为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方法之一。论文以庐山站西站房钢结构大雨棚工程为背景,利用 ANSYS 有限元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西站房雨棚吊装施工过程中整体结构及临时结构的应力、位移变化。结果表明:该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最大位移为 56.38 mm,最大应力为 214 MPa,临时胎架最大位移为 8.03 mm,位移和应力均未超过规范限值。模拟结果表明了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为类似工程的施工分析提供了参考。

    2025年01期 v.43;No.41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铁路客站装配式混凝土雨棚体系施工控制

    赵天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寻求更加低碳、环保、高效的施工方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新目标,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而装配式雨棚作为装配式建筑在高铁站房的应用,施工效果良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论文以铁路客站装配式混凝土雨棚体系在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工程长治东站应用为例,简要阐述该体系工艺原理、施工方法、控制要点。

    2025年01期 v.43;No.414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 GIS+BIM 的地下管网运维过程管材溯源应用研究

    卢佳康;韩红明;苏剑宏;刘家珣;杨可亮;韩金成;

    地下管网的运维是保障管道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当前地下管网的运维过程与建设过程存在脱钩现象,管材从生产、出入库、进场验收到安装过程的数据管控追溯通常是采用纸质或传统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数据关联性不强或数据展示不直观的问题;管材安装后,针对管材质量问题追溯也由于难以溯源而基本停止,导致责任主体难以明确。为此,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 GIS+BIM 的地下管网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供在建地下管网在线监测的能力,并同步所有建设过程中管材从生产到安装的全流程数据,解决管材生产出处不明和质量责任追溯困难的问题,为后期运维提供数据溯源的手段。

    2025年01期 v.43;No.414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检验检测

  • 火电厂冷却塔结构服役安全状况评估方法研究

    易瑞吉;陆俊;武颖利;喻江;李威;

    火力发电厂的冷却塔是火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属于高耸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安全运行保证率要求高且长期处于潮湿恶劣环境,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高,如何评价其服役安全是保障火电厂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论文以某企业冷却塔为研究对象,针对冷却塔服役期出现的混凝土普遍老化、结构局部劣化变形、整体功能部分退化等工程运维难题,采用无人机搭载图像识别技术检测冷却塔外部表观缺陷,利用回弹法、磁感应法、半电池电位法与北斗定位技术等检测混凝土与金属结构变形和耐久性指标等。基于现场实测结构性能参数,开展冷却塔结构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冷却塔结构在正常运行工况的工作性态,给出火电厂冷却塔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评价结论,保障火电厂冷却塔及取排水设施安全、高效运行,相关方法可用于同类建筑物的服役安全评价。

    2025年01期 v.43;No.414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钢结构构件防腐涂层的研究和附着力检测

    姜广明;肖凯巍;崔晓帆;胡水;陈建刚;刘叶青;

    对某钢结构工程的构件进行现场涂层附着力的检查,发现现场涂层的硬度较软、附着力较低;而且还发现构件的部分区域的钢基材有锈蚀、生锈区域的现场涂层附着力更低。按照钢结构构件的涂层样品信息,通过比较工厂提供的样品和现场构件的涂层样品,对现场构件的涂层样品进行了确认。该钢结构构件使用的环氧云铁中间漆的强度较低,也能达到 GB 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各道涂层的附着力要求;但是钢结构构件的锈蚀区域的涂层应重新打磨涂刷。

    2025年01期 v.43;No.414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某砖混结构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分析

    郭呼胜;闫斌斌;姚建廷;王志刚;

    砖混结构建筑物在我国住宅工程中占有较大比重,部分集体自建砖混结构住宅房屋设计、施工阶段存在未履行相关监督手续现象,建筑结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且无法完善住宅房屋的相关手续,因此对该类住宅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分析十分必要。论文结合某砖混住宅楼安全鉴定实例,首先查阅相关设计、施工资料并对建筑物现状进行实地详细查勘,其次对房屋结构体系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最后借助 PKPM 结构软件对房屋进行建模计算分析,综合鉴定房屋结构安全性。

    2025年01期 v.43;No.414 47-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钢结构厂房安全性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

    李晨;佟喜宇;何玲玲;任琦;

    为了强化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以及准确鉴定现有结构的加固需求,对开展针对钢结构工程的安全评估和加固技术研究极为重要。论文主要分析了钢结构的主要检测内容以及方法原理,以具体工程应用实践,对该工程进行了全面的结构安全性评估。通过现场检查、材料强度测试、构件尺寸测量等方法,评估了建筑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和修复建议,以确保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25年01期 v.43;No.41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质量安全监管

  • 公路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形势及对策分析

    王雪峰;

    近年来,云南省公路工程建设持续高位推进,伴随的是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项目建设的质量状况必然成为社会关注、群众期待的重要问题,而项目质量水平依赖于过程质量管控,最终落脚在质量责任的落实。论文通过对行业主管部门、项目从业单位质量责任的梳理及其落实形势的调查分析,剖析了当前质量责任落实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加强公路工程质量责任落实的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管控水平提供了参考。

    2025年01期 v.43;No.41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QC小组活动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李守民;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给企业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以质取胜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QC 小组活动作为企业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企业民主管理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论文对 QC 小组活动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v.43;No.41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水利工程混凝土挡墙质量问题探讨

    陈卫星;

    为浇筑高质量混凝土挡墙,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安全,论文根据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挡墙施工遇到的问题,结合部分已建成混凝土挡墙的后期现状,总结出混凝土挡墙主要存在变形、开裂、蜂窝麻面以及渗水等问题,并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举措。这对完善混凝土挡墙浇筑具有一定的意义。

    2025年01期 v.43;No.41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岩土工程质量

  • 软黏土地基施工控制要点与实践综合分析

    张涛;

    为避免在软黏土地层上进行施工遇到降排水困难、开挖困难、基础作业面复杂等不良因素,造成工程的质量通病,甚至是工程事故的发生,论文通过对软黏土地质特性的研究及施工实践总结,得出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要重点控制井点管的布置及后期开挖方式;基底面积较大,不适合大放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做基坑围护时,要对水泥用量、搅拌方式、接缝等重点控制;围护体顶部压顶混凝土不能过长连续浇筑,应在 50~70 m 长度范围内断开;开挖之后,基坑底部土体强度低、承压不足,标高应适当预留;土体含水率高,所有接触到土体部位,要求做好基础防水层,避免接缝断开;合理施工后浇带,避免因沉降变形影响结构安全;宽大、深厚的基础混凝土浇筑,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释放,防止因温差、收缩引起的裂缝;墙板需要预留孔洞、施工缝等,需要采取补强方式加固。

    2025年01期 v.43;No.414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某项目基坑支护预警后应急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杨杰;方威威;

    拉森钢板桩施工速度快,插入地层即具有强度,成桩到基坑开挖施工工期很短,但简易支护情况下,不加围檩或内撑,桩身产生的侧位移较大。论文通过一具体工程案例,详细分析该工程拉森钢板桩侧位移较大的原因,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3;No.414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关键技术研究

  • 某项目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补强技术应用

    王海东;隋明昊;刘平;刘佳;王俊峰;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桩型式,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电力、市政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灌注桩按照成桩方法可分为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以及长螺旋压灌灌注桩等。实际工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成桩方式,都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论文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进行了灌注桩承载力补强技术的应用研究,为同类桩基工程问题处理的技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5年01期 v.43;No.414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仰拱取芯检测技术在隧道中的应用

    夏洋洋;高林栋;水兆国;

    仰拱取芯检测是一种破损检测手段。在施工成型的仰拱及结构层上方,采用便携式取芯机等设备,自上而下地钻取混凝土芯样,并将芯样按钻取顺序整理排序。芯样可直观地反映出仰拱和填充层(结构层)混凝土的厚度及密实性。仰拱取芯检测可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交竣工验收检测以及隧道运营中的养护检测。

    2025年01期 v.43;No.414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纵横向钢筋控制间距施工技术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

    邸一凡;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家加快保障性住房的推进,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从而促进了城市高层建筑的兴起。然而,在以往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钢筋绑扎时,往往采用画线的做法,即采用石笔在竖向钢筋上用钢卷尺排出水平钢筋间距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施工速度慢,如果遇到剪力墙较长和层高较高时,且纵横向钢筋规格小,难以保证钢筋绑扎间距。论文采用“钢筋梯”和“钢筋卡”进行剪力墙纵横向钢筋间距控制,不受剪力墙高度及长度的影响,不仅施工速度快、误差小,而且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大周转材料的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43;No.414 88-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常见问题防治

  • 主题公园大型水景塑石假山防水技术研究

    武景韬;王建中;

    以大型主题公园江苏省淮安市西游乐园为对象,针对大型水景塑石假山在水流部位的渗漏问题进行研究。在充分总结既有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假山所处水流环境的不同,增加抗渗砂浆、防水涂层以提高假山塑石层防水性能。同时对塑石层的次结构连接方式、抗冲击、水压平衡、钢筋网片加工安装等构造做法及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该技术在确保假山的外观效果、受力性能、耐久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渗漏水问题,显著降低后期运维成本。

    2025年01期 v.43;No.414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理论研究

  • 模板选型对高层住宅成本差异分析研究

    龚晓雪;

    高层建筑现浇结构模板制作与安装在主体工程施工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其资源占用量大、施工周期长,周转材料扣除残值后折合建筑面积指标平均为 130 元/m~2 以上,每立方混凝土构件需用模板 4~5 m~2,工程费用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总造价的 30 % 左右,劳动力投入占比 30 %~45 %,工期占用 50 % 以上,对于整体工程进度及成本指标至关重要。本文依托于在建高层住宅项目,针对铝合金模板与传统钢木组合模板的适用范围及造价对比,分析论证模板选型对高层住宅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促进项目上场策划及经济活动分析的成果运用,利于项目全过程精细化成本管理,实现最终收益。

    2025年01期 v.43;No.414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现浇板类构件钢筋保护层标准化控制技术

    李晓强;

    现浇板类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影响其承受结构荷载及使用年限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控制方法一般采用在受力钢筋上绑扎砂浆(混凝土)垫块、橡胶垫块,以及投入大量支撑受力钢筋的措施筋,这些方法存在强度不足、容易破损位移、踩踏后主筋下沉等技术缺陷,且不可周转使用,一次性消耗的成本不容小视。本文针对传统工艺的弊端,创新研发可标准化生产、能周转通用的钢筋保护层控制工具,促进钢筋隐蔽工程的标准化施工与管理,消除现浇板类构件的质量通病,同时简化施工工序,降低高额措施费,实现节材创效。

    2025年01期 v.43;No.414 102-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高边坡山地中的应用探讨

    马子钦;李晓青;

    论文通过对某工程高边坡山地超 24 m 深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经验的总结,从场地处理、环境约束、安全质量要求等方面讨论了陡坡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提出了借用原工程桩作为支护进行削坡施工的方法,确保了该项目人工挖孔桩的顺利实施。

    2025年01期 v.43;No.414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工程质量》投稿须知

    <正>《工程质量》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工程质量》编辑部出版,是国内唯一全视角报道建设工程质量的权威期刊,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学术性。创刊以来,先后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期刊、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中国各大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10日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3864/TB,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1-3702。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本刊以刊登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领域学术论文为主,设政策解读、时事热点、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标准规范、工程创优、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城市更新与建筑改造、常见问题防治、四新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建筑消防施工质量、岩土工程质量、外墙保温修缮、理论研究等栏自,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

    2025年01期 v.43;No.41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