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卫;
<正>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工程质量问题不仅是一个建设问题,
2007年22期 No.19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肇元;
<正>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另外,建设速度过快过猛,特别是我们在技术上有很大发展,可是在工程监测、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创新上显得比较滞后,所以在工程质量上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2007年22期 No.19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可明;
<正>既然要谈工程质量,就要对工程有个基本的认识。工程这个词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南北朝。这里指的工程基本上是土木工程,实际上工程的涵义还要广、还要大。工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一个充满智慧的活动,并不仅仅是指生产的这个房子,也有一些书是这样说的,工程是以科学观念、技术手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当然我们建筑业的改造前面要加定语,我们要和谐。
2007年22期 No.19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石;
<正>质量是万科的生命线。当质量与速度发生冲突时,质量第一;当成本与质量发生冲突时,质量第一。万科作为一个发展商,发展当然要讲速度,但是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有质量作保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2007年22期 No.195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炯;
<正>自流平混凝土(SCC)在工程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自流平混凝土依靠自身重量穿过密集的钢筋填充空隙,而不需要振捣,特别适用于复杂的结构构件。
2007年22期 No.195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我国东北地区建筑外装饰层剥落现象十分严重,外贴瓷砖脱落伤人事件也屡有发生。这些事故都与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冻融能力有关。众所周知,混凝土是多孔材料,在含水情况下,毛细孔中的水冻结后膨胀,对混凝土施加应力,混凝土必然会发生变形,
2007年22期 No.19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让钢筋在混凝土中快速生锈在试件上面用防水砂浆做一小池子,池子中放入氯化钠溶液,池底放一不锈钢板作阴极,混凝土中的钢筋作阳极,通直流电,如图1所示。控制通电时间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程度分别为轻、中、重三种。钢筋锈蚀后,
2007年22期 No.19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过去20年来,碳纤维聚合物(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s,简称CFRP)用作内部加强筋、预应力筋、从外部对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桥梁进行加固等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但是,碳纤维与钢筋联合应用后会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碳纤维与低碳钢筋之间会产生腐蚀电流的问题值得关注。碳与钢在盐水等电解液中可以直接形成电路连接,可能导致电化学腐蚀,
2007年22期 No.19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鲁班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与建筑文化的象征,鲁班文化是一种发明创造的文化,鲁班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精神。《鲁班经》,原名《工师雕琢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或《鲁班经匠家镜》,并非鲁班个人撰述,而是中国民间工匠上千年的经验结晶,历经无数名师的增删修正,
2007年22期 No.19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的古代建筑,几千年来形成了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用木柱、木梁、木屋架来搭建成遮雨避风防日晒的房屋。小到每家每户的住房,大到皇帝的宫殿楼阁,甚至高塔都是完全用木头建筑的。因为过去古代中国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取材很容易;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这块地方是多地震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地震一来,山崩地裂,人们无法抗拒。
2007年22期 No.19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清东陵、清西陵……,中国1/5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都出自一个姓雷的家族。建筑学者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文中写道:"在清朝(1644—1911)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
2007年22期 No.195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两面三刀"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使用频率,现在已歪曲成为绝大多数人痛恨的一个贬义词。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缩印本)解释为:比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玩两面派手法。其实,这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建筑术语,
2007年22期 No.195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