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 完善技术标准与管理法规确保建筑物合理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

    陈肇元;

    分析了我国目前建筑物设计、使用管理现状,用具体数据和案例说明承载能力设计标准偏低和抗灾能力不足是重大灾害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分别从结构、建筑和设备三方面讨论了建筑物的质量与使用安全问题,并进一步诠释了提高建筑物合理使用寿命对我国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提出应从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入手,建立既有房屋定期检查制度,重点加强建筑物使用阶段的管理等建议。

    2008年11期 No.20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建筑物定期检测与评定的建议

    邸小坛;

    阐述了建筑物定期检修的必要性,并提出实施定期检修制度的相关建议。通过对国内既有建筑物安全性及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认为建筑物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与评定,并就建筑物定期检测与评定的期限、评定项目与内容、评定基准与方法等问题提出建议。

    2008年11期 No.20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质量检测

  •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问题的探讨

    张福生;

    针对实际检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结构实体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实施检测及出现的检测不合格问题,结合不同情况提出建议和具体处理措施。强调加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力度,能促使参建方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并通过其在施工过程的"事前控制"及"过程控制",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质量,增强构件的耐久性。

    2008年11期 No.20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低应变检测法在灌注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尹波;

    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法的工作原理。分别对完整桩、缩颈(夹泥)桩、扩径桩、离析桩、断裂桩、不良焊接桩及桩头疏松等典型时域曲线进行解析,探讨不同桩基质量问题在时域曲线的反应表现,为同类检测提供参考。并提出分析处理时的注意事项。

    2008年11期 No.20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某化工生产车间建筑的安全检测鉴定

    唐光暹;覃睿;陈肇清;

    通过对某化工生产车间建筑物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评定出其在化学气体和液体侵蚀环境中的损坏程度,以及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构件的安全状况。根据工厂的实际使用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

    2008年11期 No.20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工击实试验若干问题的探讨

    李昌驭;许斌;王玉国;

    结合规范和工作实践,就土工击实试验的适用范围、试验方法、仪器设备、结果判读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土样制备的改进方法,并对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规范提出建议。

    2008年11期 No.20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技术园地

  • 谈施工现场环境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的影响

    王继红;

    介绍了新时期建筑钢结构的特点、焊接难点及钢结构施工现场焊接的环境特点,并针对施工现场环境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的形成过程,并提出消除环境因素影响的防护措施。

    2008年11期 No.20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与控制

    张志华;丁杰;

    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致孔底沉渣过厚的主要因素,介绍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提出选择合适的清孔方法、严格控制清孔泥浆指标、有效固孔及尽量缩短清孔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减小和控制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具体措施。

    2008年11期 No.20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钢渣回填技术在奥运工程中的应用

    关志梅;

    结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车库回填工程,介绍了钢渣回填技术的应用情况,详细陈述了施工前准备、施工、施工试验、质量控制等的具体要求。针对钢渣作为房心回填材料目前尚无相应规范的情况,细化了游离氧化钙、杂质含量等原材料稳定性控制指标。

    2008年11期 No.20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环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

    丁志成;

    介绍了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环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针对该工程结构体量大,混凝土浇筑量大,并在8月高温季节施工等难点,从设计、材料、施工、养护和监控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了工程质量。

    2008年11期 No.208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km时速客货共线铁路过渡段填筑的施工质量控制

    周青;

    为满足200km时速列车行驶需要,浙赣电气化铁路某段路基设计和施工采用了新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桥涵过渡段填筑的施工采取了特殊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结合施工实例,介绍了该段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的技术要点,以及施工机具的选择、填料填筑与压实检测、主要质量控制项目、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

    2008年11期 No.20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跨度客运专线桥梁的施工控制研究

    潘夏斌;朱一国;

    福厦客运专线中亚城特大桥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其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悬臂施工中影响预拱度的各项因素,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桥梁施工过程中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工作状态,为类似桥梁工程的施工控制分析提供了参考。

    2008年11期 No.20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研究探索

  • FS和FP复合掺合料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冷发光;丁威;张仁瑜;李章建;李昕成;纪宪坤;何更新;王征;

    研究了120组不同配合比的复合掺合料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这些混凝土系采用Ⅲ级粉煤灰、矿渣和磷渣等工业废渣混合共磨所得低品质掺合料,以及机制砂和特细山砂按一定比例混合所得细骨料共同配制而成。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水胶比、低品质复合掺合料和取代率,利用低品质掺合料和机制砂可以配制出满足施工和力学性能要求的C30~C60混凝土。

    2008年11期 No.208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规范论坛

  • 关于检测结果“保密”与“上报”问题的探讨

    田强;王桂珍;

    介绍了目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在执行《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对检测结果"保密"与"上报"都很必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关键。并就此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2008年11期 No.20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他山之石

  • 混凝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综述

    <正>1引言世界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持久、有效的基础设施系统对于经济繁荣、社会公正、政治稳定和人类生活质量都是基本的保证,但是基础设施的维护、创新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费用。大量的证据表明,全世界的基础设施系统正在

    2008年11期 No.20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动态

  • 信息动态

    <正>姜伟新到灾区部署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工作5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抵达四川成都,听取省有关部门的灾情汇报,赴现场察看灾情,亲切慰问战斗在一线的建设系统和华西集团职工,并部

    2008年11期 No.20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来稿精粹

  • 浸水+强夯法 路基处理施工

    韦献珍;魏鹏;张燕;

    <正>1强夯前的浸水及准备工作1)浸水增湿。天然土体干燥,应人工增补水分。浸水前应探测土壤厚度,然后根据土壤分布厚度计算出每平米浸入水量,以便于控制施工。Lw=ρd×h×(w0pt-w0)式中Lw——每平米浸入水量(t);ρd——土壤天然干密度(t/m3);h——土层分布厚度(m);

    2008年11期 No.208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推动断裂活动的动力是从哪来的

    这要先从海洋说起。海洋的最深处并不在海洋的中间,而是在边上,海洋中间反而较浅。因为海洋中间的地壳很薄,甚至上地幔炽热的岩浆由此处涌出。岩浆受海水冷却后变成岩石,形成新的地壳,新地壳除了向上拱起外,还将以前形成的地壳向两侧推挤,因此,海底的地壳从此处

    2008年11期 No.208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

    <正>地震发生时,通常你会躲在哪里?如果依照以前我们掌握的方法躲在桌子、床铺底下,那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呢?以某仿真地震试验为例,在即将爆破的一栋废弃大楼里,试验人员在桌子、床铺等家具下,放置了十具模特儿;在桌子、床铺等家具旁,同样放置了十

    2008年11期 No.20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震级和烈度不是一回事

    <正>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震级,共分9个等级,震级每差一级,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破坏的程度。烈度分为12度,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对建

    2008年11期 No.20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造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正>地震的种类主要有火山地震(火山活动产生的地震)、塌陷地震(溶洞等垮塌产生的地震)、爆炸地震(核爆炸等)、构造地震等。其中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主要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断裂活动造成的。以四川省为例,其境内主要有三条大断裂,平面上大致为"Y"字形。"Y"的

    2008年11期 No.208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