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化

  • 江苏省建筑市场监督及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任刚;车黎刚;

    通过研究建筑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信用组成以及信用体系构成,探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以建设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信用管理为手段,以"施工现场"和"建筑市场"两场联动为契入点,将信用评价应用到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环节,充分发挥信用评价在建筑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2015年08期 v.33;No.301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随需而动——中铁建设集团信息化建设研究

    窦宏冰;方宏伟;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的最大成果是建立了"我要信息化"的文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需求驱动的思想,按照先纵后横、标准先行的步骤,找准切入点,分部实施,快速迭代,实现了每个涉及项目管理的业务信息系统都能100%覆盖在施工过程,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发挥了远程管理、规范管理的工具作用。

    2015年08期 v.33;No.30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BIM应用关键点的分析与思考

    何关培;

    <正>企业如何用BIM取得高综合效益行业普遍认为,BIM技术在未来的全面普及和深入应用将为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维、拆除的全生命期带来巨大影响和价值,但限于目前BIM软件产品能力不足且成熟度不一致,以及行业从业人员BIM应用水平不是太高,使当下BIM应用的价值还没法完全实现,也就是说,BIM的潜在价值并不等于今天能实现的

    2015年08期 v.33;No.301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聚焦建设行业创新技术应用 共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热点聚焦

    隋明昊;刘佳;

    <正>2015年7月23日下午14时,为期3天的2015年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在广州开幕。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国内外名企及高等院校等各方代表千余名共襄盛举,会议以"互联网+构筑建筑产业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建设行业创新技术应用、转型升级探索等热点、焦点话题,各方代表互动探讨,共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迎接时代变革。会上,多项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为建设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和背书。其中,倍受期待的《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年08期 v.33;No.30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标准规范

案例分析

  • 某厂房薄腹梁主筋脆断事故调查与分析

    张狄龙;邸小坛;彭坤;

    对某厂房薄腹梁主筋脆断事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设计规范安全度设置偏低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评定应按现行规范进行,认真总结经验并吸取事故教训,对建筑结构评定和加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015年08期 v.33;No.30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厂房倾斜开裂原因检测分析

    吴宝杰;董跃;

    既有建筑物或在建工程倾斜开裂现象的不断发生,已引起建设行业各方的关注。论文以发生倾斜开裂的某厂房为例,从地基基础方面着手对该厂房车间产生倾斜开裂的原因进行了检测分析,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5年08期 v.33;No.301 29-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建筑楼板开裂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董玉桐;种道帅;李新阵;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楼板开裂成因,对楼板进行现场检查、检测,主要包括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裂缝情况检查、楼板配筋及现状检查,并对其进行综合鉴定分析,给出结论及处理意见,以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5年08期 v.33;No.30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腐蚀厂房的工程质量控制

    李庭佑;文宗全;

    厂房防腐是工程结构安全可靠的基本保证,但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严重的腐蚀问题。结合工程实践介绍重腐蚀厂房防护质量的途径、措施和方法。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入手,只有精细设计、精细施工才能保证重腐蚀厂房防护到位、修复可靠,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达到预期的结构耐久性目标。

    2015年08期 v.33;No.30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质量检测

  •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的抗折疲劳试验研究

    刘寒芳;黄笔;刘耀;侯杰;

    通过抗折静载试验,得到了不同钢纤维体积率(0%、1%、2%)预应力钢纤维板的抗弯强度,揭示了钢纤维的掺入能有效阻止混凝土基体开裂,提高混凝土板的抗折强度;根据恒应力幅抗折疲劳试验,分析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的破坏形式,得到循环应变幅-循环比曲线、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应变能-循环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达到疲劳总寿命的80%时,钢纤维体积率为0%的混凝土板的应变幅值增长较快,已经进入不稳定发展阶段,而2%的混凝土板仍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板的塑性应变能呈现明显的三阶段变化趋势。

    2015年08期 v.33;No.30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类型水泥土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

    卢亮;刘向东;高乔明;

    针对两种典型土体,粉砂和粉质黏土,着重讨论水泥土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粉砂,在10%~25%水泥掺量范围内,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在养护龄期28d~60d的过程中,水泥土的渗透系数有明显减小,60d后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变化已经不再明显。而对于粉质黏土,达到10%的水泥掺量和28d的养护龄期后,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变化均已经不再明显。

    2015年08期 v.33;No.301 43-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室内污染物浓度增长率研究

    方燕;

    在参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科函[2013]103号文《2013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中的课题之——"全国室内装饰装修污染检测调查与防治研究"期间,昆山市检测中心人员开展了污染物浓度增长率的专项研究,以寻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中"门窗关闭1h以上"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18883-2002)中"门窗关闭12h"之间的最为接近的检测条件。

    2015年08期 v.33;No.30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饱和条件下的水泥土抗压试验意义

    胡桂宝;周建民;高乔明;

    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质量检测,通常采用取芯和留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很多规范中均有阐述,但对于试件试压时的含水率规定得并不够具体。含水率是影响水泥土抗压强度重要的因素之一,工程实践中,水泥土搅拌桩往往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其破坏时通常处于饱和状态,因此研究水饱和状态作为水泥土抗压试验的必要条件是很有意义的。

    2015年08期 v.33;No.301 49-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局限性研究

    刘豪杰;

    在基桩检测中,对桩身缺陷的错误判断往往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低应变法检测对桩身缺陷位置判断的局限性,得出结论:低应变法可以较准确判断桩顶下第一个缺陷的位置,有效测试长度为桩顶至桩底或第一个严重缺陷位置。提出工程检测中对低应变法发现的浅部缺陷,通过开挖的方式进行验证,并在工程处理后再次用低应变法对余下部分基桩进行完整性检测。

    2015年08期 v.33;No.30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工程安全

  • 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分析

    常在;邸小坛;

    通过北京某工程的振动测试结果,发现在某印刷机开关机的振动荷载下,该工程整体进行扭转,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位移和加速度。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不同部位也呈现不同的位移和加速度。采用地震多点输入的方法来分析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研究发现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差的确存在,且存在较大空洞处的楼板承受较大的拉力。

    2015年08期 v.33;No.30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铁隧道地表堆土后运营风险分析及处理措施

    黄烨;

    由于地铁运营隧道周边相关工程建设活动的存在,虽然有地铁保护要求,有时仍会出现在隧道上方地表有意识或无意识堆土的情况,从而对地铁运营产生影响。以实际案例为背景,从隧道结构安全、道床变形脱空等角度分析隧道上方地表堆土、卸土后地铁的运营风险,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的方式评估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对以后类似案例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5年08期 v.33;No.30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码头接岸结构工程中土体变形的监测与分析

    李明;蒋健;

    以洋山深水港四期接岸结构工程为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地基土体在不同荷载及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规律,判断土体变形与现场工况之间的关联,并总结出相关结论。

    2015年08期 v.33;No.30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质量管理

  • 建筑工程质量综合检查实务分析与例证

    金庆军;于东海;

    针对建筑工程检查,提出了包括质量管理行为、外观质量和实测实量在内的综合检查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实际检查情况,指出发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跟踪实施效果,做了有益的尝试,为同行从事建筑工程检查提供参考。

    2015年08期 v.33;No.30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园地

  • 新浇桩身C40大体积混凝土安全爆破时间及距离的研究与应用

    陈凯;孔维国;柳磊;陈汉彬;张锐;桂芳;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的规定,对某项目的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进行了爆破振速检测,分析了新浇C40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爆破距离与安全爆破时间。结果表明:新浇大体积C40混凝土龄期<1 d时,安全爆破距离为7 m,当龄期超过1 d时,C40混凝土安全爆破距离为2 m。

    2015年08期 v.33;No.30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高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模板施工技术

    金瓯;赵林峰;

    以酒店工程为例,介绍超高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采用定型半圆形钢模、半圆环槽钢柱箍及专用支座,有效控制超高大直径混凝土圆柱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弧度。

    2015年08期 v.33;No.30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研究探索

  • 砂部分品质因素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赵营;蒋开东;张亮;王付刚;刘洋;邢福燕;

    选取不同标号混凝土进行试验。在一定范围及程度内揭示了砂子细度、级配特点,含泥量与不同标号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尤其对普通泵送混凝土合理用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年08期 v.33;No.301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饰面干挂瓷砖现浇UF保温施工技术研究

    宗可锋;李永峰;张学勇;于国帅;

    针对外墙外保温高空高危作业、保温材料脱落、易燃等施工现状,介绍了一种采用H型铝合金挂件将外饰面瓷砖干挂到基层墙体上,使之与基层墙面之间形成空腔,然后浇筑A级不燃材料脲醛树脂(UF)发泡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施工操作工人在楼内完成外墙保温施工,杜绝了室外高空作业,极大提高了施工安全。

    2015年08期 v.33;No.30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泥土桩及CFG桩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动力试验结果分析

    胡晓强;赵拓;

    基于优化桩型的思想,选取夯实水泥土桩及CFG桩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用爆破的方式模拟地震提供震源,进行现场动力试验,通过研究不同载荷作用下,组合桩中夯实水泥土桩、CFG桩两种桩不同的动力反应,分别从峰值加速度、主频及持续时间的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在爆破地震荷载作用及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随着静载试验载荷量的增大,两种桩型的峰值加速度逐渐减小;两种桩型爆破地震动持续时间从桩顶到桩底逐渐增大的结论。

    2015年08期 v.33;No.301 83-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游泳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改进

    刘寒芳;吕云;董福生;

    针对工程中遇到的一个太阳能热水系统,指出了系统设计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设计改进分析,对系统进行整改优化,并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实地测试。通过测试,发现在解决系统自身缺陷,使热水供应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可以保证系统具有优良的集热性能,集热效率达41%以上,达到了设计改进的初衷。可为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5年08期 v.33;No.301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屋顶绿化结构承载力与种植土厚度的关系研究

    于素英;

    为使屋顶绿化做到"实用、经济、安全",分别对屋顶结构承载力、绿化种植土进行研究,给出了屋顶结构活荷载设计值与种植土密度、覆土厚度三方的对应关系,并给出在不进行结构加固的前提下,提高屋顶绿化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

    2015年08期 v.33;No.301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智能玻璃在建筑门窗幕墙中的应用研究及发展概述

    刘全明;姚涛;彭罗文;

    阐述了智能玻璃感应材料的类型和研究情况,智能玻璃在建筑门窗幕墙领域的应用研究新进展和产业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智能玻璃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015年08期 v.33;No.30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15年8月开始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正>~~

    2015年08期 v.33;No.30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第二批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与部中央数据库联通

    <正>全国第二批10个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日前完成建设。至此,全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中央数据库的实时联通。2015年5月至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继续全面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加大对各地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体系建设的巡查力度,重点推进第二批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

    2015年08期 v.33;No.301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试行办法 将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正>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各地将依据试行办法中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6个方面的指标,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对绩效评价与考核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等情况的城市予以通报。

    2015年08期 v.33;No.301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声明

    <正>本人,陈荣彬,工作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于《工程质量》杂志2015年第6期(第33卷总第299期)发表的《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所介绍的"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系统",其版权属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所有,我方仅为该系统的使用者,特此声明!

    2015年08期 v.33;No.301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