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健辉;郭寰;余建雨;张向冈;袁慧童;
为了解决传统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各类节点部位因钢筋过密所带来的一系列施工和工程质量问题,本文结合工程案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归纳总结,分别从设计和施工角度提出了有效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引起相关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重视,从而改进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及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2016年03期 v.34;No.308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垚;崔强;王景贤;王浩;孙飞;
全计算法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经过科学推导得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可全面定量地确定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是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次较大改进。论文依据全计算法,计算出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配制出了性能优良的高性能混凝土,经试验证明,其抗压强度和氯离子电通量测试结果良好。
2016年03期 v.34;No.30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孟扬;马捷;
在介绍我国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应用情况、推广政策、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发展现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开展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产品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一步探讨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产品认证中认证单元的划分、产品检验以及工厂检查等关键技术问题。
2016年03期 v.34;No.30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丽;徐世平;
以混凝土用钢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典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为研究目标,采用NaNO_2与电化学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腐蚀性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发现,NaNO_2与电化学测试方法对于混凝土用钢的表面形貌影响趋势基本是相同的,这两种方式对于混凝土用钢都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
2016年03期 v.34;No.30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增洲;吴芳;李杨;
通过测定硬化后自流平砂浆上出现的泛白物质分析了产生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试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的流动性和强度以及观察硬化后的表面质量情况研究分析了消泡剂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基自流平砂浆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表面产生了白色物质碳酸钙,掺入消泡剂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
2016年03期 v.34;No.30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