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正荣;李雨舟;
通过对近五年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形势与质量投诉发展趋势以及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总结分析,结合日常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当前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这一热门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长沙市开展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建筑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提供技术指导,为工程监督人员加强日常质量监督管理与开展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提供技术支持。
2020年S1期 v.3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雯佳;
论文以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政治要求和工作目标,结合上海交通实际建设过程中极易产生的扬尘污染问题,在目前安全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文明施工监督执法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监督管理模式,改善上海交通建设工程施工面貌,提升文明施工水平,打造市民满意工程。
2020年S1期 v.38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淑婧;尹必豪;王江波;张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信息化推动传统建筑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是社会共识。传统"保姆式"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模式单一、实效性差,与工程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是实现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针对各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工作开展讨论,首先分析了当前信息化监管的现状,市场的信息化监管规范了各市场主体和责任人的行为,项目现场的信息化监管提高了监督效能,从而真正实现了市场与现场的"两场联动";并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监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S1期 v.38 10-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石松;
论文旨在对抽样检验程序在工程质量验收中的应用进行解读,阐述了相关抽样检验的原理、抽样方案的选取以及检验程序的实施,并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例,对抽样检验程序在工程质量验收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和分析,对抽样检验程序在工程质量验收中的推广具有一定作用。
2020年S1期 v.3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泽涛;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区域的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沿线地下空间的开发变得尤为常见。针对临地铁基坑工程,地铁管理部门对其变形控制及施工质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其对施工工期及造价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紧邻既有隧道、在建盾构区间的复杂环境条件下,某大型深基坑设计施工的具体情况,介绍紧邻既有隧道、在建盾构区间深基坑的快速施工变形控制关键技术,期望对类似项目提供针对性的借鉴。
2020年S1期 v.38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汤兰侠;张金峰;郝雪峰;王春丽;王召举;董全忠;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毗邻区属文物建筑首都剧场。为防止深基坑在支护、开挖时变形失稳,对邻近建筑物造成破坏,采取了在基坑支护结构与建筑物之间插入帷幕桩,并采用跳仓隔孔法施工技术,从而保证了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可靠,有效避免了邻近建筑变形、损坏。
2020年S1期 v.3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泽志;徐大为;潘峰;
为保证某桥梁工程围堰栈桥的安全与质量,采用MIDAS和启明星软件分别对钢栈桥和钢板桩围堰进行计算分析,并对围堰栈桥整体结构施工技术展开研究,解决了该工程施工临时道路交通问题,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2020年S1期 v.38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清超;王宝兵;
预制装配式桥梁采用龙门吊、架桥机等设备进行T构悬臂拼装、边跨拼装、施工合龙段,体系转换形成整联拼装连续梁桥。而架设过程中的预应力体系施工成为预制拼装梁桥的重要施工环节,它既是梁体的一道锁链,更是梁体的一道筋骨。对比国内外因预应力张拉压浆不规范而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皆是因张拉操作、压浆材料的水灰比、压浆过程的压力、浆液的充盈饱满等问题。预应力体系智能化施工技术以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施工为载体,研究预制节段梁桥智能张拉压浆施工方法,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探索、试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预制节段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的施工技术,通过该成套技术的应用,保证了预应力体系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2020年S1期 v.38 32-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鹏;于吉凯;
阐述了多层框架钢结构组合式楼板冬期施工的过程,重点介绍了冬期施工期间多层钢结构组合楼板施工时的维护结构封闭、加温、保温等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0年S1期 v.38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建峰;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政建设、高层建筑、交通设施发展迅速,地铁线路穿越建(构)物的频率明显增加,对上部的建筑物或者下部的地铁运营隧道乃至河流等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在复杂地形、突变覆土条件下盾构技术施工的土压设定及施工要点进行一定的补充与概括。
2020年S1期 v.3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邸国恩;
以上海某邻近深大基坑工程为背景,针对基坑工程所面临的邻江环境的保护、地下水的控制、不良地质的处理以及相邻基坑交叉施工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及设计对策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区实施来减小基坑开挖对防汛墙等邻江保护设施的影响;开展现场抽水试验来查明复杂地层间的地下水连通情况,并结合试验数据预测基坑降水的环境影响,对地下水进行合理控制;采用土体加固措施应对不良地质条件对变形控制和围护体施工的不利影响;利用三圆环结合对撑的布设形式为主楼回筑施工创造条件;通过相邻基坑间工况的协调、支护结构的加强,以及相邻区域满堂裙边加固,来减小相邻基坑间交叉施工的影响。实践成果表明,项目中所采取的诸多设计对策是合理、有效的,基坑实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均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可为类似深基坑工程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2020年S1期 v.38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春生;赵峰逸;王玉茹;
论文基于交旅融合背景,依托"独库"旅游公路建设"交通+旅游"品质提升工程,结合项目现场勘察、分类调查和梳理分析,指出打造"独库"公路交旅融合品质工程应着重从顶层规划、安全通行、路域环境、沿线配套、应急保障等五个关键方面开展,并以此结合公路建设内容特点,提出了旅游串联、安全保畅、路域景观、服务配套、指示引导、应急保障、文化研学七大系统建设方案,为"独库"旅游公路"交通+旅游"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当下交旅融合、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等新业态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2020年S1期 v.38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志;
论文以上海市中心江浦路越江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桩(简称MJS工法桩)废浆处理及再利用绿色施工为背景,对目前城市中心及对周边环境要求严格区域MJS工法桩废浆处理及再利用绿色施工进行探讨,通过对施工中废弃泥浆从泥浆固化、压滤、分离等处理方法及后续再利用,结合工期、效益、社会影响等分析,为后续城市中心及对周边环境要求严格区域废浆处置提供参考案例,做到施工过程中"废浆零排放"。
2020年S1期 v.3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承博;张文政;李守彬;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外墙真石漆的施工流程,针对真石漆施工工艺、施工条件及自身材料特点,进一步研究此装饰材料出现的施工质量通病,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2020年S1期 v.38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易静;薛锦;宋明超;熊家清;
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成果,是评定在建工程主体结构稳定性验收认可的依据,是在施工水准测量基础上拓展的一项量大面广的主要的现场检测工作。如何提高施工水准测量的精准度、提高效率及施测操控的技术能力是胜任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2020年S1期 v.38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晓晶;阿拉塔;宋军;张九峰;
桥梁承台施工时,通常由于水泥水化热过大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是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论文将云平台、传感器、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到承台施工温度监测中,采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和公有云服务器搭建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实践验证了该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可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的自动化和实时化功能,并应用Team Viewer来进行数据远程访问,降低了数据共享的软件成本。
2020年S1期 v.38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耕墨;张建华;
智慧工地发展的目的是要根据建筑产品的生产要求,通过互联网搭建包括物联网的信息平台,进行流程化、标准化、自动化管理,在建造过程中达到设计、材料生产、施工等生产要素的资源整合和技术集成,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业化生产。智慧工地发展就要解决传统施工所具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通病,通过智慧工地的建设完善上下游产业,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国家对智慧工地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政府企业共同搭建智慧工地的信息平台,采取多元化的生产方式,最终实现建筑工业化。本文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战略,用新思路、新方法进行智慧工地的建设探索。
2020年S1期 v.3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海涛;
论文以深隧超深地墙工程为例,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管理经验及现行的地基基础及灌注桩相关规范,以P-BIM理念,从灌注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任务需求出发,从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个方面介绍了灌注桩施工管理BIM软件的需求调研过程,及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点。
2020年S1期 v.3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杰;罗能;
同新路(五显-同翔大道段)改造工程和同新路(同安东路-同翔大道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自施工以来依托BIM+技术,结合"电子档案平台"实现工程资料的在线制作、在线签批、在线检查、在线归档、竣工模型交付等信息化应用。其中,以BIM技术进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投资、交通组织等全过程、全方位、全角度的管理,实现协同工作和精准施工。
2020年S1期 v.3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海涛;林树林;崔健;周建;邱岩;
某公司主车间厂房建于20世纪80年代,为一栋3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在使用过程中因生产需求,在该厂房2层增设两条生产线,经过长期使用,并因受到振动的影响,性状较初期均有较大程度劣化,后进行加固处理。本文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考虑振动荷载,得到结构响应后确定厂房的安全性能。另外,通过分析预应力楼板结构在振动工况下的安全鉴定实例工程,为以后同类别的检测鉴定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实际工程经验。
2020年S1期 v.38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齐;徐海涛;邱桂林;
目前,很多景区设置了观景人行玻璃桥,玻璃桥也是游客密集的景点之一,桥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某景区在使用玻璃桥过程中发现,钢立柱与柱间横梁连接处局部焊缝有少焊、漏焊等现象。为进一步验证其自身强度,确定其安全状态和承载能力,为后期加固、维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本文通过分析玻璃桥安全性鉴定实例工程,为以后同类别的检测鉴定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实际工程经验。
2020年S1期 v.38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桂林;张浩;任滨贤;杨德怀;欧宗燃;
某桥梁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在2010年采用钢筋混凝土重新铺筑桥面。桥梁全长约30 m,宽约4 m,桥梁为东西走向。该桥梁作为行人、行车使用。因建造年代久远,无相关设计图纸及质量保证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花岗岩横梁处出现多处竖向断裂。本文通过对桥梁进行尺寸测量、无损检测、并对桥梁计算状况进行评定、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该桥梁进行承载力验算分析,确定该桥梁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分析桥梁结构在长时间使用下的安全鉴定实例工程,为以后同类别的检测鉴定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实际工程经验。
2020年S1期 v.38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建铧;
针对现代交通建设中日益增多的预应力结构及孔道压浆不饱满现象,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是评价施工质量的重点之一。现行国家、行业规范的规定都没有明确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压浆质量定量上的评定。本文就现有的检测方法,讨论了当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评判的标准进行探讨。最后就本领域研究的重点,指出检测发展的趋势,即统一规范标准,从而统一主要的检测方法,统一评判标准。
2020年S1期 v.38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松;
通过对框架结构中柱、梁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的介绍,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框架柱、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同的工程实例,以回弹法检测框架柱、梁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为例,对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实体质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2020年S1期 v.38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相如;
论文重点分析预制桩的检测分析与缺陷桩的处理,总结了各种检测方法对预制桩的论证、预制桩复位可实施性,并归纳高像素手机在预制桩检测论证中起到的作用。
2020年S1期 v.3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强;季文华;
地铁工程施工过程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结构紧张、开挖断面多,仅依靠力学性能检测不仅效率低,而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弹性波法锚杆无损检测是基于弹性波在一维杆中的传导理论发展而来的具有快速检测、适用性强等优点的计算技术,满足地铁随机抽检的要求,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为施工工艺的优化提升提供指导。本文从锚杆无损检测原理出发,结合在地铁中实际应用的案例,对该技术的准确率和适用性作出分析评价。
2020年S1期 v.38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庞军辉;
名汇广场建设项目采用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通过推行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有效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基础管理,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文通过该项目对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同类型工程采用提供借鉴。
2020年S1期 v.38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江川;
论文以上海地区某地下通道设计施工为列,通过对通道设计施工的经验总结,阐述了地下通道设计施工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若不注意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同时为类似地下通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0年S1期 v.38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杰;罗能;
新建厦门市同新路(五显-同翔大道段)改造工程和同新路(同安东路-同翔大道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预制综合管廊采用节段匹配预制拼装法安装,我部对其结构设计、节段拼装工艺等方面开展了质量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①相邻节段剪力键及的端面尺寸匹配,误差在1 mm以内,综合管廊平纵坡均在设计要求范围;②节能、环保、减排、低碳;改善工程建设质量;大幅减少现场施工工期和减少基坑暴露时间;③施工机械化程度要求高,规范班组化管理,培养产业工匠,夯实施工基础。工点工厂化,实现由"场"到"厂"的转变;④节段预制综合管廊采用长线法阶段匹配预制,模板的质量高、稳定性高和自洁性高,构件外观质量效果较好。
2020年S1期 v.38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