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宇;景朋涛;詹正书;刘晓辉;高腾;
超高层筏形基础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合西安市曲江·云松间项目及鸿瑞天成(北区)综合体项目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从大体积混凝土计算厚度、配合比、浇筑速度、温度测量、养护方式等方面分析超高层超厚筏形基础施工关键措施。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厚度以及浇筑速度的计算方式,明确了大体积混凝土添加剂、测温方式的适用条件,为后续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2024年02期 v.42;No.40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振宇;景朋涛;詹正书;刘晓辉;高腾;
超高层筏形基础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合西安市曲江·云松间项目及鸿瑞天成(北区)综合体项目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从大体积混凝土计算厚度、配合比、浇筑速度、温度测量、养护方式等方面分析超高层超厚筏形基础施工关键措施。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厚度以及浇筑速度的计算方式,明确了大体积混凝土添加剂、测温方式的适用条件,为后续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2024年02期 v.42;No.40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曾松桃;邹红;赵宗永;廖超苇;李雨舟;
在超厚剪力墙模板搭设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传统内支撑件属于一次性构件(钢筋内支撑、水泥条内支撑),周转效率低,造价高。论文论述的由PVC管、镀锌钢管、对拉螺栓三个部件组成的可周转内支撑体系无需焊接,制作简单,对拉螺栓取出方便,周转效率高。同时,整个模板体系受力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保证了模板平整度,剪力墙成型美观,对类似工程施工中具有使用与推广价值。
2024年02期 v.42;No.403 61-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松桃;邹红;赵宗永;廖超苇;李雨舟;
在超厚剪力墙模板搭设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传统内支撑件属于一次性构件(钢筋内支撑、水泥条内支撑),周转效率低,造价高。论文论述的由PVC管、镀锌钢管、对拉螺栓三个部件组成的可周转内支撑体系无需焊接,制作简单,对拉螺栓取出方便,周转效率高。同时,整个模板体系受力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保证了模板平整度,剪力墙成型美观,对类似工程施工中具有使用与推广价值。
2024年02期 v.42;No.403 61-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方龙;刘安金;罗勉;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景观桥梁的数量也逐步增多,对于桥梁的造型、结构等美观性、新颖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塔南广场配建珠江两岸人行景观桥是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吊杆锚固结构采用锚拉板形式,张拉空间小,对于张拉工艺要求高。结合该工程的吊杆施工安装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吊杆的施工工艺,针对张拉空间不足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空间的张拉工艺,可以有效解决张拉空间不足的问题,对同类桥梁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42;No.40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方龙;刘安金;罗勉;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景观桥梁的数量也逐步增多,对于桥梁的造型、结构等美观性、新颖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塔南广场配建珠江两岸人行景观桥是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吊杆锚固结构采用锚拉板形式,张拉空间小,对于张拉工艺要求高。结合该工程的吊杆施工安装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吊杆的施工工艺,针对张拉空间不足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空间的张拉工艺,可以有效解决张拉空间不足的问题,对同类桥梁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42;No.40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凯;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结构体系的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如何快捷有效地实现结构受力分析与施工分解拼装至关重要。论文提出一种结构小单元分析方法,将复杂结构根据传力路径拆解为能够独立承受荷载的最小结构受力体系,并以厦门市某景观慢行桥顶棚钢结构工程为实例,介绍结构小单元方法在结构受力分析设计以及施工拼装组织上的运用,为复杂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思路。
2024年02期 v.42;No.40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凯;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结构体系的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如何快捷有效地实现结构受力分析与施工分解拼装至关重要。论文提出一种结构小单元分析方法,将复杂结构根据传力路径拆解为能够独立承受荷载的最小结构受力体系,并以厦门市某景观慢行桥顶棚钢结构工程为实例,介绍结构小单元方法在结构受力分析设计以及施工拼装组织上的运用,为复杂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思路。
2024年02期 v.42;No.40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永胜;黎宝让;程振;
针对空间拱顶曲面结构施工中的难点,重点解决空间拱顶曲面结构施工中的支模架体系的优化选择问题;通过对支撑体系的研究,以安全性高、成本低、工期短等因素为选择依据,经过多种体系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定型化木模板+同弧度方钢+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体系”;本体系的组合使用有效保证了主体结构的清水混凝土效果,简化了支撑体系,增加了支撑刚度,提高了整体施工精度。
2024年02期 v.42;No.40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永胜;黎宝让;程振;
针对空间拱顶曲面结构施工中的难点,重点解决空间拱顶曲面结构施工中的支模架体系的优化选择问题;通过对支撑体系的研究,以安全性高、成本低、工期短等因素为选择依据,经过多种体系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定型化木模板+同弧度方钢+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体系”;本体系的组合使用有效保证了主体结构的清水混凝土效果,简化了支撑体系,增加了支撑刚度,提高了整体施工精度。
2024年02期 v.42;No.40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谦;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叠合而成的装配式楼板,现场实际施工中,叠合板尺寸超厚已成为装配式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叠合板超厚不仅造成材料浪费、增加了建筑荷载,而且导致楼地面超高、室内净高不足,建筑物实体质量无法通过验收。论文依托实体项目,通过技术攻关,研究应用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厚度控制装置,能够准确控制叠合板楼面的结构厚度,板厚可精确至毫米,确保楼面标高与室内净高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以其通用性及高周转性,促进装配式结构工程的质量提升。
2024年02期 v.42;No.403 80-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高谦;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叠合而成的装配式楼板,现场实际施工中,叠合板尺寸超厚已成为装配式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叠合板超厚不仅造成材料浪费、增加了建筑荷载,而且导致楼地面超高、室内净高不足,建筑物实体质量无法通过验收。论文依托实体项目,通过技术攻关,研究应用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厚度控制装置,能够准确控制叠合板楼面的结构厚度,板厚可精确至毫米,确保楼面标高与室内净高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以其通用性及高周转性,促进装配式结构工程的质量提升。
2024年02期 v.42;No.403 80-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永亮;
黄土高填方工程土方平整主要施工控制参数为土方量计算及增湿用水量等,为探究其准确性与可靠性,依托兰州某黄土高填方土方平整工程,在分析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以土体三相指标换算和当地定额要求,计算得出不同压实系数下土体孔隙率和土方换算系数,据此进行方案设计并比选出最优方案。同时,根据最优方案及施工组织计划,进行了土方工程增湿用水量强度分析。通过理论计算与对比分析,表明以场地勘察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土力学三相换算指标基本公式所得成果更加贴合工程实际,有利于工程投资控制,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可靠参考和指导。
2024年02期 v.42;No.403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永亮;
黄土高填方工程土方平整主要施工控制参数为土方量计算及增湿用水量等,为探究其准确性与可靠性,依托兰州某黄土高填方土方平整工程,在分析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以土体三相指标换算和当地定额要求,计算得出不同压实系数下土体孔隙率和土方换算系数,据此进行方案设计并比选出最优方案。同时,根据最优方案及施工组织计划,进行了土方工程增湿用水量强度分析。通过理论计算与对比分析,表明以场地勘察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土力学三相换算指标基本公式所得成果更加贴合工程实际,有利于工程投资控制,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可靠参考和指导。
2024年02期 v.42;No.403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苑庆涛;梁少岗;卢明刚;林志强;王健;李鹏浩;
通过对干混抹灰砂浆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基于轻质石膏板墙基层不同标号预拌抹灰砂浆在不同龄期的收缩值影响因素,结合现场试验区域得到的观感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水胶比对砂浆塑性状态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不同水胶比条件下的砂浆的塑性收缩及其开裂、空鼓等状况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别,砂浆标号越高,砂浆早期塑性收缩越快,砂浆越容易引起开裂、空鼓的问题;(2)轻质石膏板墙基层材料性能与砂浆材料为不同材质,表面张力不同,并且M10砂浆的强度大于轻质空心石膏板墙强度,砂浆收缩过程中易扯裂轻质空心石膏板墙基体。本试验得到水胶比是影响砂浆收缩及其早期塑性开裂主要因素,在轻质石膏板墙基层找平时应采用石膏砂浆进行找平抹灰,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2024年02期 v.42;No.403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苑庆涛;梁少岗;卢明刚;林志强;王健;李鹏浩;
通过对干混抹灰砂浆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基于轻质石膏板墙基层不同标号预拌抹灰砂浆在不同龄期的收缩值影响因素,结合现场试验区域得到的观感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水胶比对砂浆塑性状态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不同水胶比条件下的砂浆的塑性收缩及其开裂、空鼓等状况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别,砂浆标号越高,砂浆早期塑性收缩越快,砂浆越容易引起开裂、空鼓的问题;(2)轻质石膏板墙基层材料性能与砂浆材料为不同材质,表面张力不同,并且M10砂浆的强度大于轻质空心石膏板墙强度,砂浆收缩过程中易扯裂轻质空心石膏板墙基体。本试验得到水胶比是影响砂浆收缩及其早期塑性开裂主要因素,在轻质石膏板墙基层找平时应采用石膏砂浆进行找平抹灰,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2024年02期 v.42;No.403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贺;鲍宇;姚春磊;
加固的桩头承载能力对静载试验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常规做法是采用混凝土进行桩头加固,但周期较长,且有时效果不好。统计表明,用混凝土加固的试验桩桩头,压爆数量占试桩总破坏数量的20%左右,基于此采用了高强灌浆料代替混凝土进行桩头加固。设计了水泥基高强灌浆料的配合比,制作了三组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短期强度发挥较快,1、3、7 d的平均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5.3、51.5、68.5 MPa。大量现场试验证明该材料加固混凝土试验桩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具有很大的时间优势。针对不同承载力灌注桩,给出了桩头加固形式和龄期的建议。
2024年02期 v.42;No.403 104-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贺;鲍宇;姚春磊;
加固的桩头承载能力对静载试验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常规做法是采用混凝土进行桩头加固,但周期较长,且有时效果不好。统计表明,用混凝土加固的试验桩桩头,压爆数量占试桩总破坏数量的20%左右,基于此采用了高强灌浆料代替混凝土进行桩头加固。设计了水泥基高强灌浆料的配合比,制作了三组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短期强度发挥较快,1、3、7 d的平均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5.3、51.5、68.5 MPa。大量现场试验证明该材料加固混凝土试验桩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具有很大的时间优势。针对不同承载力灌注桩,给出了桩头加固形式和龄期的建议。
2024年02期 v.42;No.403 104-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鹏清;
电站进水塔主体结构混凝土外观形象直接反映施工水平及管理成效,其外观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木配板未充分湿润、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模板接缝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都将造成混凝土外观缺陷率偏高。通过QC小组活动,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与统计工具,分析确认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终实现QC小组活动目标,降低了进水塔混凝土外观缺陷率。
2024年02期 v.42;No.40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鹏清;
电站进水塔主体结构混凝土外观形象直接反映施工水平及管理成效,其外观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木配板未充分湿润、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模板接缝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都将造成混凝土外观缺陷率偏高。通过QC小组活动,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与统计工具,分析确认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终实现QC小组活动目标,降低了进水塔混凝土外观缺陷率。
2024年02期 v.42;No.40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