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数字化应用的探讨

    陈灏沆;李利荣;陈丽卿;翟明海;于习化;刘建林;

    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高效、完善、智能的数字化监管体系,有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品质的目标。论文以珠海市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检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为例,主要论述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工程质量监督方法方式、加强数字化监管、强化质量信息应用等方面,对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战略决策部署,落实住建部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推动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创新,提升政府质量监管能力和水平,强化数字化监管有重要的意义。

    2024年12期 v.42;No.41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品房“保交楼”项目监管经验探究

    李昌驭;李俊;

    在当前房地产形势大背景下,“保交楼”工作重要性凸显。论文以南京江北新区“保交楼”成功案例为蓝本,从组织、过程管理、关键环节把关等方面系统总结“保交楼”工作开展过程的经验,重点阐述了做好业主方工作、保障交付品质的具体做法,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6-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数字化赋能探索

    姜晓冬;

    论文阐述了佳木斯市水利工程监督数字化建设工作的背景、意义、路径及后期构想等内容。为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与安全监督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总目次

聚焦信息化

  • 数字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探讨

    李兵;梁艺;

    数字化技术已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飞速发展,也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论文结合十多年来以BIM 技术为数字化基础的应用经验,从无人机测绘、BIM 正向设计、可视化检查、多专业三维协同、高精度全信息高效率的数据提取、数值模拟、云服务、施工模拟优化,及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管控、运维监控等应用场景方面,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中的初步实践,并对数字化技术对促进建设工程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意义以及数字化技术推广发展中面临的思维意识、应用生态、协调融合、软件支撑、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究,可为工程建设领域更好理解、应用及推广数字化技术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程标准化操作视频制作与应用

    邢铎;刘冬林;

    论文通过分析工程建设领域标准操作视频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从宏观上分析了造成现阶段建设领域劳动力匮乏、用工荒等局面的原因,从工程建设领域劳动力入职教育培训方面提出有必要促进标准操作视频的发展,并就如何制作标准操作视频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要求和方法。最后总结了标准操作视频在质量教育培训、技术交底和工程试验检验等方面可以改变传统会议(课堂)式培训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2024年12期 v.42;No.41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王琨;周长标;王春涛;朱泽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它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现行规范、行业发展中的现状,分析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2024年12期 v.42;No.41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质量检测

  • 巨型钢桁架施工卸载过程监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

    徐可;王付华;

    巨型钢桁架结构具有大跨度、造型多变、新颖等特点,但其构造种类众多,且施工过程及工艺均较为复杂,对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结果与设计的最终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多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发生事故,将造成巨大且恶劣的社会影响。通过对一在建巨型钢桁架结构建筑整个卸载过程的实时监测,采用自动化传感测试信号采集分析与控制系统,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安装传感器可对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超规范的变形、应变、加速度等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安全薄弱点,对保障结构安全、施工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采集的数值也可用于对设计的校核,为后续设计提供支撑,为新的方法施工提供参考;同时验证现有 MIDAS/Gen 分析软件建立结构的计算模型与实际的吻合度,为软件升级提供帮助。

    2024年12期 v.42;No.413 27-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范比较——以某工业建筑耐久年限评估为例

    黄俊;万文海;

    作为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存量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益突出。作为保障结构可靠性不可缺乏的一个因素,欧洲、美国和我国先后对混凝土材料的结构耐久性进行不断研究并将相关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制定了相应的耐久性技术规范或评定标准。论文以某工业建筑的耐久性年限评估为例,比较了我国与美国、欧洲现行相关耐久性技术规范的异同及各自技术特点,并给出了在实际工程耐久性鉴定与剩余使用寿命评估中的一些建议。

    2024年12期 v.42;No.413 33-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新建装配式预应力桥梁质量检测分析

    欧宗燃;

    论文通过对某新建装配式预应力桥梁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动静载试验,根据检查及试验数据结果,对新建桥梁的工程质量进行分析,以判定新建桥梁的工程质量是否满足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共同促进我国桥梁工程质量的检测技术发展。

    2024年12期 v.42;No.41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应变法浅部缺陷信号的分析处理及应用

    阳亮;陈松;李宏涛;

    基于低应变法的弹性应力波在一维杆件中传播理论,介绍了浅部缺陷影响基桩低应变检测结果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层面提出正确判断桩身质量的技术要点。结合工程实例,对常见的低应变法浅部缺陷异常信号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通过开挖观察、钻芯和声波透射法等予以验证,结果证明了浅部缺陷信号对低应变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合理利用低应变检测技术进行基桩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T型截面屋面板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郭呼胜;闫斌斌;姚建廷;王志刚;

    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双 T 型截面屋面板在受弯作用下的结构性能,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表明,受弯双 T 板跨中产生最大变形,在结构表面发生初次开裂前,由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受拉力,当发生开裂后逐渐转变为由钢筋承受主要拉力,结构变形速率增大,构件性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模拟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反映出有限元模拟方法较为可靠,可作为结构性能验证的有效补充。

    2024年12期 v.42;No.41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园地

  • 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技术研究

    许磊;刘宗岳;刘智慧;

    论文从笔者所在项目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将“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一次安装合格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课题。对此问题开展现状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技术对策,最终通过对策的实施来解决发现的问题。

    2024年12期 v.42;No.41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大断面隧道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陆志涛;

    论文首先对大断面隧道超前支护技术的基本特点和优势进行简述,在此基础上以汕梅高速公路改扩建 TJ2 标汤坑隧道施工项目为例,针对新建汤坑隧道在 K76+107.5~K76+172.5 段围岩大变形失稳,提出了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和施工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试验进行有效验证。通过对超前支护技术断面的拱顶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大变形段经处治 20 d 后,围岩大变形已得到有效控制。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也未出现开裂、剥落等现象,说明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成功有效,可为后期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留置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慕雷;

    混凝土结构留置施工缝是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满足特定设计目的,而预先规划并设置的一种接缝,如梁柱节点混凝土强度不一致、设计结构超长、天气条件变化、机械设备故障等,很难以完成混凝土的持续施工,必须在结构层上有意留置结构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不仅关系到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还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结构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和质量管理的主控项目。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缝采用钢丝网或快易收口网做混凝土拦截,然而施工现场对此处钢丝网或快易收口网的安装处理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混凝土浇筑时易出现跑浆、漏浆,或由于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冲击,造成快易收口网脱落,会对施工缝混凝土的接续强度产生严重影响,进而无法充分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论文就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留置和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利用一种免剔凿插销式混凝土拦截及钢筋间距控制器和配套施工方法,改进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施工技术,以增强其符合规范的程度并提升施工过程的便利性。

    2024年12期 v.42;No.41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坡屋面玻纤瓦施工技术应用

    豆晓鹏;

    传统坡屋面采用水泥瓦,安装质量较难控制,造成一定质量隐患。尤其在高层建筑中,传统水泥瓦存在质量重、易掉落等安全问题。论文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总结出坡屋面玻纤瓦施工方法,介绍了坡屋面玻纤瓦施工技术的特点,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论述,研究了施工原理和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关键施工技术及主要的质量控制要点,可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66-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安全

  •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杨杰;秦林伟;

    近年,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频发,充分暴露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为降低建筑工地火灾安全风险,论文从消防安全管理要点出发,着重分析消防安全隐患成因,以期能为现场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提供一些管理方法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

    2024年12期 v.42;No.41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四新应用

  • 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工具式封闭装置技术研究

    段田田;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留设时间较长,在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垃圾污染并隔断雨水,应采取措施临时封闭,同时为小型运输工具设置物流通道。论文针对传统后浇带封闭方法存在的不足,研发采用一种工具式封闭装置,兼具后浇带密封及通行双重功能,替代现有技术中挡墙覆模封闭、预制盖板封闭等落后工艺,克解后浇带钢筋污染锈蚀、雨水浸泡地下室等安全、质量隐患,封闭装置拆除后无建筑垃圾残留,基层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做防水,简化工序,实现降本增效、节能环保,保证主体结构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

    2024年12期 v.42;No.413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案例分析

  • PIS预制混凝土斜桩支护工法在浦东新区某项目应用案例分析

    严军;

    新型预制混凝土斜桩支护具有布置灵活、施工快速、低碳环保等特点,可替代水平支撑结构从而有利于缩短土方和主体结构工期。论文结合浦东新区某项目实际应用案例,总结了该工法的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可为今后类似项目基坑支护优化提供相应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结构柱脚二次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常青;刘健博;周冀伟;毛传东;杜鹏程;陈冲;

    依托于钢结构工程施工的便捷性及其施工技术发展的成熟,国内钢结构工程项目体量不断发展。钢结构柱脚二次灌浆施工因其工程量小、工序往往不在工期关键线路上等因素,导致二次灌注的施工质量一直未得到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对提高二次灌注混凝土密实性的办法也缺少技术研究。论文通过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某钢结构厂房项目,对钢结构柱脚二次灌浆工艺中质量控制进行总结归纳,并创新研发一种柱脚灌浆工具,有效解决了柱脚二次灌浆不密实等质量缺陷,为后续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2024年12期 v.42;No.413 81-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厂房建造方式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探讨

    蓝志江;庄少煌;郭志亚;

    某高层工业厂房,采用了预应力技术和装配式建造方式,通过预应力双 T 板及预应力叠合梁的结构体系,实现了混凝土梁板浇筑的免支撑,建造出绿色环保的高品质建筑产品。

    2024年12期 v.42;No.413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探索

  •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建筑施工企业保函应用问题研究

    王凯丽;赵伟娜;

    论文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保函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概述建筑市场中企业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中保函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保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电子保函的优势与挑战。通过建立全面数据基础,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保函应用的总体指标、核心指标及其群组性和启发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保函办理流程、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创新担保模式、提高电子保函市场认可度、建立应急预案和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等建议,旨在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期 v.42;No.41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固工程无机胶植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欧曙光;

    论文依托实际工程,采用无机胶进行加固工程植筋并对植筋进行拉拔试验,探究了钢筋直径、锚固深度以及龄期等因素对植筋锚固力的影响,分析其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无机胶体锚固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该无机植筋胶在该工程中有较好的锚固性能,可为该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2024年12期 v.42;No.413 94-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型高速铁路客站交通接驳设计思考

    周钦悦;

    同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铁路和道路为城市、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由于高铁站点的逐步发展和城市立体交通的不断演变,两者的衔接方式和落客平台、出客平台的设置成为各高铁站点附近路网规划和设计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对铁路客站现有模式的分析,辅以具体实例来总结归纳国内铁路客站进出站的设计思路。

    2024年12期 v.42;No.41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鱼鳞造型金属板墙面的研究与应用

    刘婧;

    鱼鳞造型金属板墙面施工技术将金属面板通过角钢挂件与墙面钢架插接,干挂连接稳固,达到墙面倾斜排列鱼鳞状造型效果。本文结合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施工便捷,形成了相应的施工新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探讨。

    2024年12期 v.42;No.413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程质量》投稿须知

    <正>《工程质量》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工程质量》编辑部出版,是国内唯一全视角报道建设工程质量的权威期刊,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学术性。创刊以来,先后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期刊、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中国各大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10日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3864/TB,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1-3702。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本刊以刊登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领域学术论文为主,设质量管理、研究探索、标准规范、四新应用、质量检测、技术园地、工程安全、防渗漏研究、聚焦信息化、通病防治、案例分析等栏目,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

    2024年12期 v.42;No.413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