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

  • CM 复合地基平板载荷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何永彬;蔡少敏;陈松;阳亮;李宏涛;

    刚性—亚刚性桩复合地基(CM 复合地基)作为一种较新颖的地基形式,相较于单一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在能大幅提升地基承载力同时,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地基变形,目前国内鲜少此类地基形式的检测案例。论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针对 CM 复合地基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根据试验工序总结出五大检测要点。试验前设计验算了褥垫层厚度、承压板面积、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置,试验中对 4 个基准桩位移进行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本研究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全过程提供参考作用。

    2025年03期 v.43;No.41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压力分散型锚杆在杂填土边坡中的应用与检测

    冯志敏;徐伟科;崔清达;

    随着城市的发展,拆除危旧房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含有大量建筑垃圾的杂填土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可能成为人工地基或边坡。由于杂填土岩性的特殊性,在进行杂填土边坡支护时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是岩土工程面临的难点,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论文对杂填土工程特性及压力分散型锚杆的工作特性和适用范围、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工程实例,在杂填土边坡中采用压力分散型注浆锚杆进行支护并进行了锚杆基本试验,得出采用压力分散型注浆锚杆在杂填土边坡中进行支护是可行的,为杂填土边坡支护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3期 v.43;No.416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织物内增强 TPO 防水卷材的分析和比较

    姜广明;丁晓晨;刘广;刘志维;韩忠强;胡水;

    论文研究了两种织物内增强型 TPO 防水卷材的成分和性能,不同 TPO 防水卷材产品的 TPO 材料含量、填料含量、阻燃剂含量不同,TPO 材料中 PP 和 PE 的比例也不同。两种 TPO 防水卷材的拉伸性能都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热老化后拉伸性能的保持率也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比较这 2 种 TPO 防水卷材,FSJC-1 样品的热老化性能保持率和颜色保持性要优于 FSJC-3 样品。

    2025年03期 v.43;No.416 12-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木林溪隧道洞口高边坡稳定性监测分析

    覃琴;麻海法;张蓓;陈晓艳;

    以湖北省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猫子庄木林溪境内木林溪隧道工程为依托,进行了从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形成的高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分析。研究从边坡变形曲线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阶段划分及其特征。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了洞口开挖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测点变形沉降曲线的发展规律主要可划分为初期变形、中期平稳、后期过渡、末期加速和破坏五个阶段,其中大部分变形和沉降发生在初期和中期变形发展阶段。研究发现,随着掌子面掘进,洞口高边坡出现变形沉降,变形速率逐渐减小并在零值附近波动,边坡基本达到稳定状态,验证了锚喷支护措施的可靠性,解决了高边坡变形问题。该研究结果为木林溪隧道洞口高边坡施工提供了指导。

    2025年03期 v.43;No.416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质量安全监管

  • 电力隧道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综合评估

    佟喜宇;邵慧芳;张海军;张硕;

    论文针对某电力隧道工程,通过现场检测包括结构损伤、材料强度、配筋情况以及土体空洞区,承载力计算则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IDAS GTS NX 进行,最后根据损伤程度、结构变形等指标对隧道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隧道整体结构安全性较好,但部分区段存在结构损伤,需要进行加固或修复处理。同时,隧道背后土体状况良好,为隧道结构安全提供了保障。定期巡视检查和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是保障电力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41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博弈分析研究

    雷雪峰;唐城晨;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实施阶段,施工单位承担具体施工任务,政府监督机构负责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好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两者间存在利益冲突。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构建了政府监督机构与施工单位的纯战略和混合战略博弈模型,旨在深入剖析影响二者行动策略选择的因素。分析表明,通过加强行政处罚力度、提高监督检查概率、降低监督检查成本和鼓励社会监督等方式,能有效降低施工单位为追求最大利益而采取偷工减料或克扣安全投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025年03期 v.43;No.416 28-3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塌方的处治措施

    郑亮;许正魁;李占科;韩畅;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事故,它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又易于隧道塌方的发生。为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塌方的处治措施,论文以互助北山隧道 2# 斜井拱顶塌方的处治为例,结合现场勘察资料,系统分析了互助北山隧道 2# 斜井拱顶塌方的地质条件和过程,结果表明,拱顶塌方处围岩极为破碎,裂隙发育显著,是产生塌方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采用封闭、回填反压掌子面,施作仰拱和二衬,注浆加固、回填塌腔,浇筑护拱,施做超前支护,开挖进洞的处治措施能够有效处理隧道的塌方,为类似隧道塌方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416 31-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浅谈基桩钻芯法检测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郭善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超高层超大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桩基特点是直径大承载力高,有的承载力甚至达到六七千吨,超过我国目前静载及高应变的最大吨位(5 000 t),检测方法却非常有限。钻芯法检测成为大直径大承载力桩基不可或缺的检测方法之一,如何保证钻芯法检测的质量成为桩基质量监控最关键的一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钻探前、钻探中、钻探后三个方面论述了基桩钻芯法检测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要点。

    2025年03期 v.43;No.41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 被动式建筑关键节能技术探讨

    叶文荟;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的战略方针。建筑工程领域能耗大,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推出绿色、节能的建筑产品,同时也为老百姓建造更宜居的房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被动式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被动式建筑特殊的节能构造、气密性要求、热回收系统是项目的重点。论文以一实际工程案例为例,通过文字描述与示意图方式对被动式建筑关键节能技术进行论述,并对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展望提出建议和思考。

    2025年03期 v.43;No.416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

  • 钢筋集中加工管理信息化在铁路梁场中的应用

    张科明;

    论文通过分析钢筋加工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就钢筋集中加工信息化进行了阐述。该项管理措施的应用,可提高加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避免现场材料浪费、提高梁场综合管理水平,在铁路行业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2025年03期 v.43;No.41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应用

    李永奎;

    随着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多种新型组合建筑模式相继提出,装配式建筑作为综合优势明显的新型建造理念,越来越多的建筑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的诸多要点,本文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总结出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法,主要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相比较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方面的优势,该技术现场作业难度低、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论文总结分析了施工前的准备、构件的进场及堆放、安装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及事项等情况,以期能够为行业内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促进装配式叠合板的施工应用。

    2025年03期 v.43;No.41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城市更新与建筑改造

  • 市政道路井圈卸荷板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雷续明;

    开展市政道路井圈卸荷板加固技术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井圈的抗拉强度,利用荷载应力传递规律,分散应力,解决检查井井盖沉降及周边道路质量通病等问题。本文简要总结通过井圈加固层反开挖、钢筋加工、模板制作与混凝土浇筑、吊运安装预制卸荷板、安装高程控制、安装检查井井盖、摊铺沥青混凝土等一系列标准化工艺措施,同时基于克服传统工艺的不足,研发提高安装卸荷板效率及质量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施工工艺,井圈卸荷板采取现场加固制作、预制安装,简化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保护了现有完成面。通过实例证明,此加固施工技术应用,检查井井圈的抗拉强度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检查井的整体施工质量。

    2025年03期 v.43;No.416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某工业废旧砖烟囱结构检测与承载力分析

    韩朋;李红超;韩昌君;崔磊;赵旭;

    砖烟囱在上世纪被广泛建设应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绝大多数已经停用、废弃。烟囱寄存着时代的记忆,保留废旧烟囱不仅能承载历史,还能突出城市特色,具有很大的保留价值。但废旧烟囱普遍存在建造年代久远、建设资料缺失、缺乏日常维护、检测鉴定难度大等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论文以北京地区某工业废旧砖烟囱为例,对其结构检测与鉴定分析进行了系统介绍,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416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岩土工程质量

  • 漳州某基坑工程设计过程与测试分析

    赖绍雄;

    通过对漳州某基坑工程案例设计全过程的讨论分析,较为详细介绍了支护结构方案选取、现场试验检测、方案确定后的基坑设计计算建模和验证过程,同时结合不同施工阶段基坑变形的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对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内力的现场测试结果汇总分析,表明反映基坑稳定的各项变形及力学参数均满足规范允许范围内要求。本基坑工程设计获得成功,所获得的经验,可为在当地软土基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416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深大基坑钢管斜支撑支护施工技术

    李红桃;曹帅;黄华;李亚辉;

    在深大基坑支护体系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本技术采用厚钢管斜撑代替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应用表明钢管斜支撑较好地保证了深大基坑的安全稳定,钢管具备可循环利用、现场安全文明观感强、拆卸方便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类似工程中,值得推广与借鉴。

    2025年03期 v.43;No.416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沿江地质条件下轨道交通保护地带建筑基础选型分析

    夏健雄;曹鹏;王鹏飞;

    论文以武汉沿江地质情况和轨道交通保护范围为条件,以某两层地下室和 5-11 层框剪结构建筑为案例,根据所选上部结构和地下地质的特点,对该结构在具体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基础选型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从安全性、经济性、施工便捷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着手,综合对比分析了 PHC 管桩和冲(钻)孔灌注桩方案的优缺点,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得出 PHC管桩方案适用于该地质条件。

    2025年03期 v.43;No.416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关键技术研究

  • 屋面工程创优中常见细部构造节点施工技术

    肖玉宝;

    在集团公司降本增效的政策指引下,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工程创优目标,培养年轻技术人才创优意识、创新理念,进一步提升集团品牌力及影响力成为项目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结合工程实践应用,利用对比分析法,技术经济比较法,简要介绍了屋面分部创优策划及实施过程,深入分析了关键节点细部构造做法,系统总结了复杂精品屋面的施工细节及创优经验,圆满实现了既定目标,以为同类型屋面施工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细部节点做法是实现屋面工程经济、美观、适用的必要条件,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创优的成败。

    2025年03期 v.43;No.416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浅埋隧道下穿河流段施工技术分析

    常亮;

    以重庆地铁 24 号线区间下穿渔溪河段建设为背景,为了降低下穿河流施工风险,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结合地质材料和工程资料综合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并制定下穿渔溪河综合施工方案,在区间隧道浅埋段下穿河道时,上游修建围堰配钢制排水管进行引水,对区间正线上方范围内的水进行抽排,提供作业条件,保证了工程整体安全可控。

    2025年03期 v.43;No.416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内爬式塔机与造楼机协同顶升关键技术研究

    姚德昊;郭海鹰;高腾;

    为满足西安某超高层结构施工中垂直和水平运输要求,本项目施工选用建造平台与内爬式塔机相结合的施工机械,由于建造平台底部与支撑钢梁相互位置关系复杂,为了塔机与建造平台能够协同顶升,论文主要从塔机与建造平台提升规划、塔机钢梁倒运措施、内挂架活动开合装置设计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工程应用实践验证,内爬塔机的使用安全、简便,有效减少内爬塔吊倒运时间,节省了施工工期和成本,可为类似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416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坡屋面机械连接几字形挂瓦龙骨的研究及应用

    王志深;范钧;史志远;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屋面形式之一,挂瓦坡屋面大量运用于建筑中,尤其在成片建设的别墅群建筑中更是常见,与建筑立面一同构成建筑外形的丰富多彩。而长久以来,坡屋面上的块瓦挂装系统一般采用木龙骨或薄壁钢管龙骨,需耗用木材或动用明火施工。本文在传统块瓦挂装工艺基础上,通过工程实践,采用一种全程机械连接的钢龙骨进行屋面瓦的挂装施工,并且龙骨高度易调节,符合当前绿色、低碳、环保施工要求,不明显增加成本,以期为屋面块瓦挂装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416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高层错层结构超大加腋梁板施工技术

    崔胜光;

    高层建筑进行建筑设计时,高层结构的车库顶板为了满足绿化功能要求,车库顶板和高层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高差,因此错层结构的设置有一定的必要性。往往在错层部位的梁处设置加腋的措施传递水平力。加腋梁板模板支架体系设计需要分解加腋板的竖向压力和侧向压力。论文结合现场实际经验,从模架设计阶段选用高强度支撑材料,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施工阶段控制好架体搭设的规范性和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分层浇筑的时间。可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实践数据。

    2025年03期 v.43;No.416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理论研究

  • 一种体外剪拉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的研究

    张建宁;刘泽斌;石永;朱跃武;

    体外剪拉综合法是采用专用取样器将混凝土芯样试件取出后,夹持在专用工作台上,采用对试件进行中间夹持,两端各自自由的方式,模拟原位剪拉试验,体外剪拉试验减少了钻芯样数量,由于工作台采用金属材料,卡盘轴线与台面垂直,可为拉拔试验时的支撑杆提供稳定反力,金属台面不易变形,有利于提高剪拉综合法的检测精度,本装置已申请了专利保护。

    2025年03期 v.43;No.416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手工铺砂法密实性对构造深度测定的影响研究

    周伟红;

    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方法是评定路面表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针对手工铺砂法中量砂密实性对其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合现场测试方法,选取装样层数和叩打次数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各取 5 个水平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试验因素对砂样振实密度性影响都比较显著,在量砂筒中部的两侧对称叩打相同次数,随叩打次数和装样层数的增加装砂密实性都呈增大的趋势,存在振实密度的最大值。为使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更准确,实际测定时应选择最不利条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测定时建议对量砂粒径范围进行更换或对其评定标准进行修正。

    2025年03期 v.43;No.416 102-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现浇剪力墙窗洞口模板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吴迪;

    现浇混凝土结构窗洞口模板是由窗侧墙、窗台墙及过梁等构件合围组构的模板体系,由于传统施工技术对结构细部处理的局限与不足,一直是现浇剪力墙钢木组合模板安装的薄弱环节,现浇实体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了结构工程质量及后续窗框安装作业。本文基于窗洞口模板体系的受力机理及缺陷成因分析,弥补传统工艺的技术瓶颈,制订预防与改进措施,以期提升现浇剪力墙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促进降本增效、节材环保。

    2025年03期 v.43;No.416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工程质量》征稿启事

    <正>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为深入贯彻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进住房城乡事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质量》特向广大读者征稿,分享先进经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03期 v.43;No.416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下载本期数据